首页 > 医疗资讯/ 正文

EANM 2025:新型 PET 示踪剂 [18F] FPyGal 实现衰老细胞无创可视化,指导精准抗癌

来源 2025-09-29 12:09:37 医疗资讯

近年来,肿瘤细胞衰老被证实是影响肿瘤进展及治疗抵抗的关键机制之一。衰老的肿瘤细胞虽停止增殖,却并非“静默”,反而会分泌一系列促炎和促生长因子,形成所谓的“衰老相关分泌表型”(SASP),深刻重塑肿瘤微环境,进而影响治疗效果。因此,如何在体内无创、精准地监测肿瘤的衰老状态,已成为实现癌症精准治疗亟待突破的核心难题。

针对这一挑战,德国图宾根大学Schwenck教授团队开展了一项里程碑式的研究,成功开发出一种新型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示踪剂——[18F]FPyGal。该示踪剂专为检测β-半乳糖苷酶活性而设计,而该酶正是衰老细胞的关键生物标志物。研究团队首先在结肠癌HCT116、肺腺癌A549和肝细胞癌MycOEAkt1三种肿瘤细胞系中系统验证了[18F]FPyGal的体外摄取能力与荧光信号,证实其对β-半乳糖苷酶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和敏感性。随后,在动物肿瘤模型中进行的PET成像进一步证明,该示踪剂能有效识别并定位肿瘤内的衰老区域,为临床转化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进入人体试验前,团队在大鼠中进行了单剂量急性毒性试验,结果显示[18F]FPyGal无明显毒副作用。随后开展的Ⅰ期临床试验纳入8名健康男性志愿者,注射剂量约为370±50 MBq。结果显示,示踪剂耐受性良好,未发生严重不良事件,全身辐射剂量(8.1±0.2 μSv/MBq)处于常规PET示踪剂安全范围内,充分验证了其临床应用的安全性,为后续患者研究铺平了道路。

在Ⅱ期研究中,团队将[18F]FPyGal PET应用于27例接受新辅助治疗后的肺癌、食管癌和直肠癌患者(中期分析纳入14例)。成像结果显示,肿瘤内部的示踪剂摄取呈现显著的空间异质性,表明衰老状态在肿瘤组织中并非均匀分布。术后病理分析采用X-gal染色法检测β-半乳糖苷酶活性,发现影像中高摄取区域与组织中X-gal阳性面积高度相关;当阳性面积超过0.4%的中位值时,肿瘤与肝脏的摄取比显著升高。此外,联合检测p16、p21、p53和HMGA2等多个衰老标志物发现,≥3项标志物阳性的肿瘤组织中[18F]FPyGal摄取更高,进一步从分子层面证实了PET成像结果的生物学可靠性。

这项研究首次实现了肿瘤细胞衰老状态的无创、活体可视化,标志着肿瘤监测领域的一项重大突破。通过[18F]FPyGal PET,临床医生有望实时评估治疗诱导的肿瘤衰老反应,深入理解耐药机制,并据此制定个性化的“衰老清除”干预策略。研究团队以严谨的科研精神和深厚的临床关怀,推动分子影像技术向临床实践转化。未来,团队计划扩大样本量,拓展至更多瘤种,并全面评估该技术在不同治疗阶段的动态监测价值及其对精准抗衰老治疗的指导潜力,为精准肿瘤学开辟全新路径。

原始出处

OP-017 J. Schwenck, N. Trautwein, S. Mattern, J. Cotton, F. RechePerez.et al.In vivo detection of tumor senescence by [18F]FPyGal PET.

本文相关学术信息由梅斯医学提供,基于自主研发的人工智能学术机器人完成翻译后邀请临床医师进行再次校对。如有内容上的不准确请留言给我们。

Tags: EANM 2025:新型 PET 示踪剂 [18F] FPyGal 实现衰老细胞无创可视化,指导精准抗癌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