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疗资讯/ 正文

浙江大学团队的双靶点CAR-T疗法,让15位难治型SLE患者在中位712天的随访中无一人复发

来源 2025-10-02 12:16:47 医疗资讯

就在2025年9月下旬,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黄河教授团队等在《Nature Medicine》发表的一项研究,为这部分患者带来了突破性希望。

双靶点CAR-T疗法,让15位难治患者在中位712天的随访中无一人复发,甚至展现出“功能性治愈”的潜力。

图片

01 为什么单靶点治疗不够?

要理解这项新疗法的突破,首先要搞懂狼疮的病根。患者体内会产生攻击自身器官的致病性自身抗”,而这些抗体的来源一直是治疗的关键。

过去,医生发现靶向CD19的CAR-T疗法能缓解部分狼疮,但总有患者效果不持久。黄河团队通过单细胞测序技术,终于揭开了这个秘密。致病性抗体来自两个工厂:一个是外周血中表达CD19的记忆B细胞,另一个是骨髓里不表达CD19、但表达BCMA的长寿浆细胞。

这就像一间藏了两个车间的工厂,只关停一个(比如只靶向CD19),另一个(BCMA阳性长寿浆细胞)还会继续生产坏抗体,导致病情反复。而双靶点CAR-T疗法,正是同时瞄准了这两个“车间”,从源头切断抗体的产生。

02 15位难治患者的临床的结果

基于这个发现,团队开展了I期临床试验,纳入15位难治性狼疮患者(14位女性、1位男性),他们此前用过多种药物都无效,还伴有肾炎、皮疹等器官受累。治疗过程很清晰。先通过化疗预处理腾出空间,再回输患者自身改造的抗CD19和抗BCMA CAR-T细胞。

一、安全性上多数副作用轻微可逆

很多患者担心CAR-T疗法的副作用,比如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但这次试验结果让人安心:

1、86.7%的患者出现1级CRS(症状类似轻微感冒,如低热、乏力),没有严重的神经毒性;

2、最常见的严重副作用是中性粒细胞减少(100%患者出现),但通过支持治疗后都能恢复,没有治疗相关死亡。

二、疗效上症状、指标全面改善,无复发

1、治疗12周后,15位患者中12位(80%)达到“狼疮低疾病活动状态(LLDAS)”,简单说就是皮疹消退、关节不疼了,生活质量大幅提升;

2、患者体内的坏抗体(如抗dsDNA抗体)水平显著下降,补体(反映免疫紊乱的指标)恢复正常,蛋白尿(肾炎的关键指标)也明显好转,6位有蛋白尿的患者最终恢复正常;

3、 截至论文发表,所有患者中位随访712天(最长超3年),没有一人复发,部分患者甚至停用了所有狼疮药物。

三、免疫重置,致病性克隆被彻底清除

这项疗法的厉害之处,不止是暂时压制病情,而是让患者的免疫系统实现了重置。

团队通过多组学分析发现:治疗后,患者体内产生坏抗体的B细胞和浆细胞克隆被彻底清除,新生的B细胞都是“初始状态”的IgM/IgD型B细胞。就像给免疫系统换了一批健康的新兵”,不再攻击自身器官。同时,与狼疮活动相关的干扰素信号,BAFF通路也被长期抑制,免疫稳态真正恢复。

对3位患者的1年追踪更证实,治疗前的致病性细胞克隆完全消失,没有再出现,这为长期缓解甚至“治愈”提供了关键证据。

Tags: 浙江大学团队的双靶点CAR-T疗法,让15位难治型SLE患者在中位712天的随访中无一人复发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