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疗资讯/ 正文

儿童腹痛,到底是哪儿疼?10种病因及处理方法!

来源 2025-10-02 12:17:01 医疗资讯

儿童腹痛是临床常见的症状,病因多样,表现形式也各不相同,轻者可能无需特殊处理,重者则需及时就医。由于年幼儿童语言表达能力尚未发育完全,腹痛时常通过哭闹、蜷缩身体等方式表达,容易误诊或漏诊。因此,医师要学会观察和辨别儿童腹痛的特点,初步判断是功能性消化不良,还是由阑尾炎、肠套叠等器质性病变引起,以便及时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本文整理了10 种常见儿童腹痛类型及其处理方式,分享给各位同道。

01 肠套叠(器质性)

典型表现:持续性腹痛 + 阵发性加重(肠管蠕动导致);伴随呕吐、腹泻、腹部包块;婴幼儿表现为哭闹不止、厌奶、吐奶;病情进展后出现大便带血、精神萎靡、嗜睡;全腹压痛、反跳痛提示肠坏死、腹膜炎(危急信号)。

处理方式:

轻度:小肠套叠可尝试手法按摩观察。

常规:空气灌肠或水灌肠复位。

紧急 / 手术指征:灌肠失败、套入时间超 48 小时、<3 个月婴儿、超声提示肠管壁坏死、合并休克 / 感染 / 腹膜炎。

02 消化不良(功能性)

典型表现:腹泻(每天 5-10 次,粪便含少量水分、奶块,有酸臭味);食量减少、腹胀、肠鸣音亢进;偶有呕吐,但精神状态良好;伴随腹痛、哭闹。

处理方式:

1、培养正确饮食生活习惯,定时定量,少吃零食。

2、专心吃饭,通过固定餐具、营造轻松氛围培养吃饭兴趣。

3、对症用药:必要时使用抑制胃酸分泌药或促胃肠动力药。

03 肠痉挛症(功能性)

典型表现:哭闹不安,伴随呕吐、面颊潮红、双下肢蜷曲;每次发作数分钟至数十分钟,个别延至数日,时痛时止;疼痛时腹肌紧张、腹部压痛,可触及痉挛索条状肠管、肠鸣音亢进;间歇期全腹柔软、无固定压痛点,肠鸣音正常;体温多正常。

处理方式:

1、发作时抚慰患儿,轻揉腹部;严重时用镇静药物(如地西泮)。

2、使用解痉药物缓解痉挛。

3、辅助用药:助消化剂(维生素 B1、微生态制剂)、抗过敏药(赛庚定、氯苯那敏、苯海拉明,与解痉药同服)。

04  肠道蛔虫症(器质性)

典型表现:疼痛部位不固定;伴随消瘦、营养不良、贫血;蛔虫进入胆道时,出现右上腹肋沿下剧烈绞痛、面色苍白,甚至休克(危急信号)。

处理方式:药物驱虫(如甲苯咪唑),通过麻痹蛔虫肌肉,使其随粪便排出。

05 便秘(功能性为主)

典型表现:排便次数少、费力,甚至大便失禁、站立排便;排便疼痛、便血;粪便干硬粗大,可能堵塞马桶;严重时腹胀、纳差、口臭。

处理方式:

基础干预:培养良好生活习惯,调整饮食(增加膳食纤维)、适量运动。

药物治疗:使用缓泻剂、润滑剂或胃肠动力药物。

进阶干预:必要时灌肠治疗;复杂情况需手术(需综合外科、消化科等多学科协作)。

06 乳糖不耐受(功能性)

典型表现:腹泻(每日达 10 余次,黄色 / 青绿色稀糊便或蛋花便,泡沫多、有奶瓣);肠道气体多,排气带粪便;部分患儿吐奶、腹胀、肠绞痛。

处理方式:

轻度:腹泻少、生长发育正常,无需特殊治疗。

重度:腹泻频繁、体重增长慢 / 不增长、脱水,需补液 + 调整饮食(选无乳糖配方奶,缓解后逐渐加母乳,混合喂养)。

辅食添加:3-4 月龄后逐渐加辅食,减少母乳 / 牛乳摄入;可口服乳糖酶改善不耐受。

07 胃肠生长痛(功能性)

典型表现:疼痛无规律、反复发作,每次<10 分钟;部位以脐周为主,其次上腹痛;程度不一,轻则腹部不适,重则肠绞痛(面色青 / 白、恶心呕吐,可闻肠鸣音)。

处理方式:无需特殊治疗;疼痛严重时热敷、按摩腹部或足三里穴位,缓解效果好。

08 阑尾炎(器质性)

典型表现:

新生儿:精神差、哭闹、发热、拒食、呕吐。

婴幼儿:呕吐、腹泻、拒食(易误诊为胃肠炎 / 肠系膜淋巴结炎),多伴发热、精神差、嗜睡。

学龄前期(3-6 岁):突发中上腹 / 脐周痛,6-10 小时后转右下腹,有固定压痛 + 肌紧张;伴恶心呕吐、低热、精神萎靡、食欲差,走路困难。

处理方式:原则上,儿童机体未成熟、抵抗力差,炎症易扩散,不建议保守治疗,需及时手术切除。同时,单纯性阑尾炎,症状轻、家长认知不足时,可能短期保守治疗。

09  精神性腹痛(功能性)

典型表现:因情绪波动发作;疼痛无固定部位、无明显压痛点,持续数分钟至数十分钟,程度可轻可重;伴紧张不安、失眠、头痛,多见于神经质婴幼儿。

处理方式:基于病理生理机制干预;调整饮食,避免腹胀;重点缓解情绪焦虑(如多陪伴、减少压力源)。

10 肠扭转(器质性)

典型表现:突发持续性绞痛样腹痛、腹胀;伴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腰背部困痛;可能停止肛门排气排便(典型肠梗阻现象);儿童起病急、变化快,占小儿肠梗阻 10% 以下。

处理方式:

紧急原则:起病迅速、难自行复位,短时间可发生肠绞窄,一经确诊需马上处理。

术前准备:先胃肠减压、灌肠排便,配合液体治疗,部分患儿症状可减轻。

手术指征:术前准备后症状无好转,需手术探查、复位。

Tags: 儿童腹痛,到底是哪儿疼?10种病因及处理方法!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