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疗资讯/ 正文

打破 “养宠皆有益” 认知!研究发现:4-5 岁单独养猫或增加儿童心理问题风险,“其他宠物” 则具保护效应

来源 2025-10-06 12:11:35 医疗资讯

儿童期是认知、行为和生理快速发展的关键阶段,环境与社会互动对其心理健康有深远影响。养宠物被认为促进儿童情感发展、社会能力及责任感培养,尤其是在增强亲社会行为和减少孤独感方面有潜在益处。已有研究多数聚焦于晚期儿童及青少年的宠物依恋与心理状态,如焦虑、抑郁和社交能力。然而,关于早期儿童养宠行为与心理内化(如焦虑、抑郁)及外化问题(如冲动、攻击行为)之间关系的研究较少。

本研究通过西班牙INfancia y Medio Ambiente (INMA)纵向出生队列,系统评估了1岁与4-5岁儿童养宠物情况对7-8岁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区分了不同宠物类型(犬、猫、鸟及其他动物)及养宠时间节点,采用结构化心理行为量表(SDQ)量化内化和外化行为问题。研究结果显示,4-5岁阶段单独养猫与儿童内化和外化问题风险升高相关,而持久热养其他类型宠物则与内化问题风险降低有关。这些结论经过多重敏感性分析验证,揭示了儿童早期养宠行为与心理健康间复杂的关联机制。

图:随访流程

研究人员纳入INMA项目中1893个家庭,研究涵盖四个地区(瓦伦西亚、萨瓦德尔、阿斯图里亚斯和吉普斯夸)。养宠物信息通过访谈收集,涵盖五类动物:任意宠物、狗、猫、鸟及其他(小型哺乳类、鱼类、爬行动物等)。养宠状态按“从未”、“一直有”、“仅1岁时有”、“仅4-5岁时有”分类。心理健康通过父母填写的SDQ评估,主要关注内化和外化两大行为问题评分。采用负二项回归模型分析养宠与心理健康的关联,调整多种混杂因素,辅以Tukey多重比较和多项敏感性分析。

图:宠物饲养情况的描述性分析

结果显示,约24.4%的家庭持续养宠物,11.5%、4.5%、3.8%和17.6%分别为狗、猫、鸟和其他动物。7-8岁儿童的内化问题中位数为3(四分位数1-5),外化问题为5(3-8)。结果表明,仅4-5岁阶段养猫与内化问题(RRR=1.37,95%CI 1.05-1.79)及外化问题(RRR=1.26,95%CI 1.02-1.56)风险显著增加相关。而持续养其他宠物则对内化问题具有保护作用(RRR=0.80,95%CI 0.66-0.96)。其他宠物类型未显示统计学显著关联。敏感性分析(包括调整样本偏倚、排除早产儿、细分亚量表等)均支持主要发现。

图:内化性与外化性问题的描述性分析

总之,研究未发现养狗、鸟类与心理健康显著正向关联,甚至养猫在4-5岁时可能带来心理负面影响。猫与儿童心理健康负相关可能与猫主人的人格特质、亲密度较低、潜在寄生虫感染(弓形虫病)有关,后者与儿童认知及行为问题相关。相比之下,养“其他宠物”(如啮齿类、鱼类、爬行动物)可能通过培养儿童责任感和同情心,发挥保护心理健康的作用。养宠物是否与儿童实际共居、宠物死亡情况均可能影响结果。儿童与宠物的情感依恋可能需晚期儿童或青少年阶段才能充分体现心理益处,早期养宠的影响机制复杂。

原始出处

González, L., Guxens, M., Sarzo, B. et al. Impact of pet ownership in early childhood at ages 1 and 4–5 years on mental health at ages 7–8: findings from the INMA project. World J Pediatr (2025). https://doi.org/10.1007/s12519-025-00942-2

本文相关学术信息由梅斯医学提供,基于自主研发的人工智能学术机器人完成翻译后邀请临床医师进行再次校对。如有内容上的不准确请留言给我们。

Tags: 打破 “养宠皆有益” 认知!研究发现:4-5 岁单独养猫或增加儿童心理问题风险,“其他宠物” 则具保护效应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