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疗资讯/ 正文

World J Pediatr:疫情后儿童哮喘住院率反超疫情前,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与多重共感染激增

来源 2025-10-18 13:28:24 医疗资讯

新冠疫情爆发后,多国采取严格的公共卫生管控措施,如社交距离、口罩佩戴、学校停课等,这些措施大大减少了呼吸道病毒的传播。哮喘作为一种常见的儿童慢性呼吸疾病,其发作往往与呼吸道感染密切相关。疫情期间,哮喘发作和相关住院病例显著减少,给临床和公共卫生领域带来新的思考。然而,随着疫情防控措施放宽,呼吸道病毒以及细菌的传播是否会迅速回升?这对哮喘儿童的健康会有哪些影响?

这项涵盖2016年至2025年间的前瞻性研究,系统评估了香港儿童哮喘(及相关喘息疾病)住院情况以及呼吸道病原体的变化趋势。研究发现:疫情期间,儿童哮喘住院率显著下降;疫情解除后,哮喘住院人数迅速飙升,甚至超过疫情前水平;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比例大幅增加,尤其是5岁以下儿童;多重病原体(病毒和细菌)共感染现象更为普遍,提示儿童更易受到复杂感染的威胁。

研究人员在中国香港招募了2499名18岁以下儿童,这些儿童因哮喘或喘息疾病住院,共计3272次入院事件。所有患者在入院12小时内采集鼻咽吸取物,进行多种呼吸道病原体检测,包括:快速抗原检测病毒培养多重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 同时,针对细菌感染,进行了血液及气道分泌物培养,并采用PCR检测肺炎支原体和衣原体。 数据根据时间分段为疫情前(2016年9月至2020年1月)、疫情期间(2020年2月至2023年1月)、疫情后(2023年2月至2025年2月),对比分析各阶段住院率和病原体分布情况。

结果显示,疫情期间,儿童哮喘住院率大幅下降,这与公共卫生措施限制呼吸道病毒传播密切相关。令人关注的是,疫情放开后,哮喘住院人数迅速反弹,且2023-2025年间的住院率已超过疫情前旧水平。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因“细支气管炎”引起的住院数量激增,达到疫情期间的五倍以上(统计学显著,P<0.001)。细支气管炎是婴幼儿常见的呼吸道疾病,常由RSV感染引发。 病原体检测显示,疫情后RSV感染比例显著增加,尤其在5岁以下儿童中更为明显(P<0.01)。同时,病毒与细菌的混合感染率也较疫情前提高(P<0.05),这提示感染复杂度增加,可能导致哮喘等呼吸道疾病加重。

综上,这项研究揭示了疫情公共卫生策略变化对儿童呼吸道疾病的深远影响。虽然疫情期间的严格措施有效控制了呼吸道病毒传播,减少了哮喘急性发作和住院,但措施解除后,儿童群体对病毒的易感性增加,导致感染反弹和哮喘发作加剧。特别是RSV作为主要呼吸道病原体,发挥了关键作用。 这一发现提醒我们,未来公共卫生管理不仅要关注疫情应急,还需提前规划,平衡防控措施与日常疾病管理的关系,尤其是易感儿童的保护策略。持续监测呼吸道病原体的流行趋势和感染模式,对于预防哮喘及其他呼吸疾病的爆发至关重要。

原始出处

Xing, YH., Wong, J.KL., Zhu, YY. et al. Impact of COVID-19 pandemic on childhood asthma and wheezing disorders. World J Pediatr (2025). https://doi.org/10.1007/s12519-025-00978-4

本文相关学术信息由梅斯医学提供,基于自主研发的人工智能学术机器人完成翻译后邀请临床医师进行再次校对。如有内容上的不准确请留言给我们。

Tags: World J Pediatr:疫情后儿童哮喘住院率反超疫情前,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与多重共感染激增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