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疗资讯/ 正文

干燥综合征患者慎吃腌制品!口干眼干、药物冲突…这些风险要记牢

来源 2025-10-18 13:29:27 医疗资讯

早上配粥的咸菜、下饭的腊肉、追剧时的泡菜……腌制品是很多人餐桌上的常客。但对于干燥综合征患者来说,这些风味浓郁的食物,可能会悄悄加重口干、眼干的不适,甚至和正在服用的药物闹矛盾。今天就从大家关心的几个问题出发,聊聊干燥综合征与腌制品的那些事,帮你吃得更安心。

到底什么是腌制品?

很多人以为腌制品就是咸菜,其实它的范围比我们想的更广。简单来说,腌制品是指用盐、糖、酱油、醋或其他调味料,通过腌制、发酵、熏制等工艺加工而成的食品,核心是通过改变食品的渗透压或酸碱度来延长保质期、丰富风味。

生活中常见的腌制品主要有这几类,看看你家冰箱里有没有:

1、盐腌类:

用大量食盐腌制的蔬菜和肉类,比如咸菜(雪里蕻、榨菜、萝卜干)、咸鱼(带鱼干、梅香咸鱼)、咸肉(腊肉、咸猪肉)、咸鸭蛋、松花蛋等。

2、酱腌类:

用酱油或酱进行腌制的食品,比如酱黄瓜、酱萝卜、酱鸭、酱牛肉等。

3、发酵类:

借助微生物发酵制成的腌制品,比如泡菜(韩式泡菜、四川泡菜)、酸菜(东北酸菜、酸菜鱼的酸菜)、腐乳、豆豉等(这类虽然发酵过程会产生一些有益物质,但盐分通常不低)。

4、熏制类:

用木材或其他燃料熏烤后再腌制的食品,比如腊肉、熏肠、培根、熏鱼等,这类除了高盐,还可能含有熏烤过程中产生的有害物质。

干燥综合征患者吃腌制品,到底有哪些危害?

干燥综合征的核心问题是免疫系统异常,导致唾液腺、泪腺等外分泌腺功能下降,出现口干、眼干、皮肤干等症状,同时还可能累及关节、肾脏等器官。腌制品的特性,正好会从多个方面加重这些问题。

1、高盐:让口干眼干雪上加霜

腌制品最突出的特点就是高盐(钠含量高)。我们身体里的钠和水需要保持平衡,当摄入过多盐分后,为了排出多余的钠,肾脏会带走更多水分,导致身体整体处于“轻度缺水”状态。

2、加重炎症:可能诱发或加重病情活动

干燥综合征是一种慢性炎症性自身免疫病,而高盐饮食会“刺激”身体的炎症反应。研究发现,长期高盐摄入会激活体内的炎症因子,比如NF-κB通路,而这种通路的异常激活,正好与干燥综合征的病情活动密切相关。

3、增加并发症风险:尤其要警惕肾脏问题

干燥综合征患者中,约有30%会出现肾脏受累,主要表现为肾小管间质病变,而高盐饮食是肾脏的隐形杀手。

肾脏是排泄钠的主要器官,长期高盐饮食会让肾脏超负荷工作,加重肾脏负担。对于已经有肾脏损伤的患者,高盐可能会加速肾功能下降,甚至诱发水肿、高血压等问题;即使目前肾脏功能正常,长期吃腌制品也会增加肾脏受累的风险,给病情管理埋下隐患。

腌制品与干燥综合征常用药物

这些冲突要警惕!

干燥综合征患者需要长期服用药物控制病情,而腌制品中的成分(尤其是高盐)可能会和某些药物发生相互作用,影响药效或增加副作用,这一点很容易被忽视。

1、与降压药冲突:可能导致血压控制不佳

部分干燥综合征患者(尤其是合并肾脏受累或年龄较大的患者)会服用降压药,高盐饮食会导致体内水钠潴留,使血容量增加,这会直接抵消降压药的效果。即使按时吃药,血压也可能居高不下。比如利尿剂的作用是通过排出多余的水和钠来降压,但若吃了太多腌制品,摄入的钠远超排出的量,降压效果自然会打折扣。长期血压控制不好,又会反过来加重肾脏损伤,形成恶性循环。

2、与糖皮质激素冲突:增加水钠潴留和血压升高风险

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甲泼尼龙)是治疗干燥综合征病情活动期的常用药物,它本身就有导致水钠潴留、升高血压、加重水肿的副作用。

如果在吃激素的同时,还经常吃腌制品,高盐会叠加激素的副作用,让水肿更明显(比如脚踝、眼睑肿胀),血压升高的风险也会大大增加。临床上,医生通常会建议服用激素的患者低盐饮食,就是为了减少这些副作用。

3、与免疫抑制剂冲突,可能影响药物代谢或增加肝肾负担

免疫抑制剂(如羟氯喹、甲氨蝶呤、环磷酰胺)是干燥综合征患者控制免疫炎症的关键药物,这类药物大多需要通过肝脏或肾脏代谢。

腌制品中的高盐会加重肝肾负担,而免疫抑制剂本身也有一定的肝肾毒性,两者叠加可能会增加药物不良反应的风险。比如甲氨蝶呤主要通过肾脏排泄,高盐导致的肾脏负担加重,可能会影响药物的排泄速度,使药物在体内蓄积,增加恶心、呕吐、肝损伤等副作用的发生率。

4、与人工泪液/唾液替代品,削弱缓解效果

虽然人工泪液、唾液替代品(如人工唾液喷雾、凝胶)不是口服药,但它们的作用是缓解口干眼干的症状。如果因为吃腌制品导致口干眼干加重,即使使用了这些替代品,缓解效果也会打折扣。相当于一边补水,一边失水,很难达到理想的舒适状态。

如何科学“避坑”腌制品?

完全不吃腌制品可能有些难,毕竟很多人习惯了它的风味。但对于干燥综合征患者来说,关键是控制量和选对法,减少对病情的影响。

1、尽量少吃,把腌制品当偶尔的调剂

建议将腌制品从日常菜变为偶尔解馋的食物,比如一周最多吃1-2次,每次只吃一小碟(比如咸菜不超过100克,腊肉不超过50克),不要顿顿都有。尤其是在病情活动期(口干眼干加重、关节疼痛时),最好暂时忌口。

2、吃前处理,减少部分盐分

如果实在想吃,可以提前对腌制品进行脱盐处理:

1)盐腌蔬菜(如咸菜、泡菜)可以用清水浸泡10-15分钟,期间换1-2次水,能去除一部分表面的盐分;

2) 腊肉、咸肉可以先煮一遍,撇去浮油和盐水,再切片炒菜,减少钠的摄入;

3) 吃腌制品时,搭配大量新鲜蔬菜(如黄瓜、生菜、番茄)和清淡的汤品(如冬瓜汤、蔬菜汤),既能补充水分和维生素,也能中和一部分咸味。

3、学会看标签,避开隐形高盐

很多加工食品看起来不是腌制品,但其实钠含量很高,比如方便面调料包、火腿肠、罐头食品、调味酱(番茄酱、沙拉酱)等,这些“隐形高盐”食物也要尽量少吃。购买包装食品时,记得看营养成分表,选择钠含量≤120毫克/100克的产品,钠含量越高,越要谨慎。

4、用天然调味替代,既健康又提味

想让饭菜有味道,不一定非要用腌制品。可以用新鲜的葱姜蒜、花椒、八角、柠檬汁、醋、少量生抽(选择低钠生抽)来调味,比如用蒜末拌黄瓜、用柠檬汁腌鸡胸肉,既能满足口味,又能减少盐的摄入,更适合干燥综合征患者的体质。

写在最后

对于干燥综合征患者来说,饮食管理是病情控制的重要一环。腌制品虽然美味,但高盐、可能加重炎症、与药物冲突等特点,决定了它不是我们的理想食物。

与其纠结能不能吃,不如把重点放在怎么吃更健康—。减少腌制品的摄入,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优质蛋白(如鸡蛋、牛奶、鱼肉),多喝水(每天1500-2000毫升),既能缓解口干眼干,也能为身体提供足够的营养,助力病情稳定。

Tags: 干燥综合征患者慎吃腌制品!口干眼干、药物冲突…这些风险要记牢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