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疗资讯/ 正文
10月17日,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发布讣告:我国著名的血液学家、医学教育家,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原院长郝玉书教授,因病医治无效在京逝世,享年91岁。
1957年,郝玉书教授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北京医学院(现北京大学医学部)医学系,后被分配至中国第一个输血及血液学研究所。
建所初期,国内血液学处于起步阶段,郝玉书等老前辈克服困难,完成了一系列我国血液病基础数据的采集工作。他主持完成了天津市1677名健康人血象调查报告,确定了中国健康人群的血象基线;还进行了献血员献血后血液再生情况追踪调查,为制定我国正常人适宜的献血间隔时间提供指导。
1963年,他率先在国内引进“白血病前期”的概念,为我国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研究奠定了基础。即使后来离开血研所调至陕西工作,他依旧没有放弃这方面的研究,撰写了关于“白血病前期”的综述,对国内血液学工作者开展MDS相关研究具有重要的启发性意义。
80年代初,郝玉书教授奉命主持航空工业部某所爆发的血象异常现象的调查研究,在国内首次报告“巨细胞病毒引起类传染性单个核细胞增多症”。“八五”期间,联合主持“八五”攻关课题“肿瘤细胞耐药基因表达及其临床意义”,于1996年获国家计委、国家科委、财政部的国家“八五”攻关重大科技成果奖。
郝玉书教授待人随和,所里的老职工都尊称他为郝所长,年轻人更喜欢亲切地称他为郝爷爷。当问及他为何几十年如一日坚持来所院工作时,他笑着说:“我还是希望做一些我喜欢的事情,在有生之年能够见证血液病诊疗领域日新月异的变化。党和国家培养了我,所以我必须要把我的毕生所学都回馈给党的事业和国家的发展。”
2022年,年近九旬的郝玉书教授依然担任着所院学生的思政课老师,他总是出现在各种党日活动、座谈会上,给年轻学生讲述所院发展历史,介绍血液学领域的发展历程。他经常勉励青年医生要不断精进自己的业务能力,打好基础,为医疗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六十载从医路,他培养出王建祥教授、肖志坚教授、杨仁池教授等一批血液学科带头人,真正诠释了如何脚踏实地做事、一丝不苟做人。
郝玉书教授千古!
- 搜索
-
- 1000℃李寰:先心病肺动脉高压能根治吗?
- 1000℃除了吃药,骨质疏松还能如何治疗?
- 1000℃抱孩子谁不会呢?保护脊柱的抱孩子姿势了解一下
- 1000℃妇科检查有哪些项目?
- 1000℃妇科检查前应做哪些准备?
- 1000℃女性莫名烦躁—不好惹的黄体期
- 1000℃会影响患者智力的癫痫病
- 1000℃治女性盆腔炎的费用是多少?
- 标签列表
-
- 星座 (702)
- 孩子 (526)
- 恋爱 (505)
- 婴儿车 (390)
- 宝宝 (328)
- 狮子座 (313)
- 金牛座 (313)
- 摩羯座 (302)
- 白羊座 (301)
- 天蝎座 (294)
- 巨蟹座 (289)
- 双子座 (289)
- 处女座 (285)
- 天秤座 (276)
- 双鱼座 (268)
- 婴儿 (265)
- 水瓶座 (260)
- 射手座 (239)
- 不完美妈妈 (173)
- 跳槽那些事儿 (168)
- baby (140)
- 女婴 (132)
- 生肖 (129)
- 女儿 (129)
- 民警 (127)
- 狮子 (105)
- NBA (101)
- 家长 (97)
- 怀孕 (95)
- 儿童 (93)
- 交警 (89)
- 孕妇 (77)
- 儿子 (75)
- Angelababy (74)
- 父母 (74)
- 幼儿园 (73)
- 医院 (69)
- 童车 (66)
- 女子 (60)
- 郑州 (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