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疗资讯/ 正文

甲流高发!警惕儿童高热惊厥,这份急救措施请收好!

来源 2025-10-29 12:10:57 医疗资讯

近日,中国疾控中心发布的流感监测周报显示,全国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数较前几周增加数倍,流感病例呈上升趋势,我国甲型pN2占比95%,且已成为全球流感传播的重要病毒株之一。与其他甲型流感病毒相比,pN2传染性更强,传播速度快且变异频繁。虽然pN2表现与H1N1等其他甲型流感病毒相似,但传染性更强,且更容易引起严重并发症,特别是在儿童、老年人和免疫功能低下人群中。

图片

随着甲型流感病毒感染进入高发期,儿童群体中的感染率显著上升,伴随而来的是高热引发的热性惊厥(Febrile Seizure, FS)病例增多。热性惊厥作为儿科常见急症,虽多为良性,但对患儿及家庭来说仍是一种极具挑战性的突发状况。本文将结合最新研究和专家共识,详细解析热性惊厥的相关知识,并介绍科学有效的应对与预防策略,助力家长及医护人员提升防范意识和处理能力。

什么是热性惊厥?

热性惊厥,亦称高热惊厥,是指儿童体温突然升高时,出现的一种短暂的、全身性或局部性的抽搐发作。临床上,热性惊厥主要发生在6个月至5岁的婴幼儿和学龄前儿童身上。通常当肛温达到或超过38.5°C,或者腋温不低于38°C时,患儿可能出现意识丧失、四肢强直或阵挛性抽动等症状,发作持续时间多为数秒至数分钟不等。

甲型流感与热性惊厥的关系

尽管热性惊厥的具体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但发热是其最重要的诱因之一。甲型流感病毒感染时,体温常迅速升高,达到39°C以上,极大增加了患儿发生热性惊厥的风险。研究显示,甲型流感病毒是FS患儿中最常检测到的病原体之一,占比约20%。此外,脑发育尚未成熟、遗传易感性及内分泌因素(如下丘脑垂体抗利尿激素及脑利钠肽前体的升高)也在热性惊厥的发生中起到重要作用。

热性惊厥的临床表现及分类

热性惊厥多在发热后的24小时内突然出现,患儿多无前驱症状。典型表现为意识模糊或丧失,双眼上翻,口唇发绀,伴随反胃、呕吐、流白沫,全身或局部肢体抽搐,严重时还可能出现大小便失禁。发作一般持续数秒至数分钟,发作后意识迅速恢复,体温仍处于38.5℃以上。

图片

热性惊厥可分为两类:1. 单纯性热性惊厥:占大多数,发作单次,持续时间不超过15分钟,无局灶性神经体征,24小时内仅发作一次。 2. 复杂性热性惊厥:发作时间超过15分钟,或24小时内多次发作,发作后可能有短暂的神经功能异常。 若惊厥持续时间≥30分钟,或者连续发作且间歇期意识未恢复,则称为热性惊厥持续状态,需要紧急处理。

热性惊厥的诊断标准

诊断热性惊厥需综合临床表现和排除其他可能导致惊厥的原因。主要标准包括:患儿年龄6个月至5岁;体温>38℃的急性发热;无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或其他神经系统疾病;无代谢异常导致的惊厥史;既往无无热惊厥史。

详细病史采集及神经系统体格检查是诊断的关键,同时需排除脑膜炎、脑炎、中毒性脑病等严重病因。

热性惊厥的急救与治疗

大多数热性惊厥发作时间短暂,通常无需急用抗惊厥药物,但需要做好以下急救措施:

• 保护患儿避免摔伤,保持呼吸道通畅;

• 避免掐人中、撬牙关、摇晃等刺激行为;

• 抽搐时将患儿侧卧,及时清理口鼻分泌物防止窒息;

• 监测生命体征,必要时吸氧,建立静脉通路。

当惊厥持续超过5分钟,应尽快使用抗惊厥药物。首选静脉地西泮,剂量为0.3~0.5mg/kg(最大10mg),无法建立静脉通道时,可选肌注咪达唑仑或直肠注射水合氯醛。

此外,退热措施虽不能预防惊厥复发,但可缓解患儿不适。推荐物理降温结合对乙酰氨基酚与布洛芬交替使用,保证充足水分摄入。针对脑水肿及频繁抽搐者,可给予甘露醇或呋塞米等药物治疗。中医针灸急救,如针刺涌泉、人中、合谷穴位,有助于醒神开窍,改善症状。

热性惊厥的预防策略

多数患儿热性惊厥为一次性事件无需长期治疗,但对于频繁发作或复杂性热性惊厥患儿,预防治疗至关重要。短期预防包括发热初期口服地西泮0.3mg/kg,每8小时一次,共3次,或使用左乙拉西坦间歇性口服疗法。长期预防则多采用丙戊酸钠口服,维持至3-4岁。

中医治疗方面,范梅红提出的“三防一止”策略:感冒初期用银翘散等清热解表,发热时用银柴退热汤防抽搐,惊厥发作用针刺百会、合谷穴止惊,发作后用清心涤痰汤防复发。此外,大柴胡汤加针灸联合疗法显示出良好的神经保护及减少复发效果。

总结

随着甲型流感高发季的到来,儿童热性惊厥的发生率提升,家长和医护人员需提高警惕,掌握科学的识别和处理方法。正确的急救措施、合理的药物应用及适宜的预防策略,能够有效降低热性惊厥的危害,保护儿童健康。同时,中西医结合治疗为热性惊厥的管理提供了更丰富的选择。 如何平衡药物治疗与自然恢复,中医针灸的作用能否被更广泛认可,热性惊厥长期预防的最佳方案仍有待深入研究。

Tags: 甲流高发!警惕儿童高热惊厥,这份急救措施请收好!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