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疗资讯/ 正文

别让饮食伤血管!Nutrients:女性吃植物性食物更护血管

来源 2025-10-30 12:11:03 医疗资讯

心血管疾病(CVDs)是全球范围内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其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总胆固醇(TC)升高是关键风险因素。饮食作为重要的可调控因素,其模式对血脂水平具有显著影响。近年来,植物性饮食,尤其是纯素和素食模式,因其潜在的心血管保护作用而受到广泛关注。近期,发表于Nutrients杂志的一项研究,聚焦于波兰健康女性群体,探讨了不同饮食模式对血清脂质谱的影响及其相关的营养组分,为植物性饮食在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中的作用提供了有价值的证据。

该项横断面研究共纳入128名健康波兰女性,所有参与者年龄相近、体重指数(BMI)正常(18.50–24.99 kg/m²)且体脂率无显著差异。参与者根据其饮食习惯被分为四组:严格素食者(VEG, n=45)、乳蛋素食者(LOV, n=52)、鱼素者(PSC, n=12)及杂食者(OMN, n=19)。研究通过7天饮食记录评估营养摄入,采用酶法试剂盒测定空腹血清脂质谱,并利用物理活动水平(PAL)指数评估身体活动情况。统计方法包括方差分析、主成分分析(PCA)以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以控制潜在混杂因素。

主要研究发现:植物性饮食与更优的脂质谱

1、血脂参数差异显著:研究结果显示,杂食组女性的LDL-C、TC和甘油三酯(TGs)水平均显著高于其他植物性饮食组。具体而言,杂食者的LDL-C均值高达122.43 mg/dL,远超波兰指南推荐的115 mg/dL上限,而纯素者和素食者的水平则处于更理想的范围内。各组间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无统计学差异,提示植物性饮食在降低致动脉粥样硬化脂蛋白的同时,并未对“好胆固醇”产生不利影响。

2、营养摄入模式揭示关键差异:对营养摄入的分析揭示了造成血脂差异的潜在饮食因素。杂食者摄入的动物蛋白、饱和脂肪酸(SFAs)和膳食胆固醇显著高于其他组,而纯素者的植物蛋白和膳食纤维摄入量最高。值得注意的是,各组的总能量摄入并无差异,表明脂质谱的差异主要源于饮食质量(食物来源与构成)而非数量。

3、主成分分析与回归模型验证:PCA进一步证实,杂食者的饮食模式(高动物蛋白、高SFAs、高胆固醇、低纤维、低植物蛋白)与升高的TC和LDL-C水平紧密相关。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明确显示,在调整了年龄、BMI、总能量摄入和身体活动水平后,杂食饮食模式仍然是预测较高TC、LDL-C和TGs水平的独立且一致的重要因素。此外,较高的身体活动水平与较低的TC相关,突显了生活方式综合干预的重要性。

图:按饮食类型进行血脂谱主成分分析

Tags: 别让饮食伤血管!Nutrients:女性吃植物性食物更护血管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