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疗资讯/ 正文
患者崩溃:每次来医院都要强迫式反复签字,
是怕我讹医院吗?
近日,我国医院特色式的医疗知情同意书被推上风口浪尖,引起网友的普遍热议,是时候该说一说了。
10月27日,湖北一名患者在网络上情绪十分崩溃地进行了一番吐槽,他表示:“签字,签字,为什么每次来医院都要我签字,反复签字,怕我赖你们医院吗?我是二十年的老病人了,我的指标一直都是这么低,我一直都这样带病生存,习惯了,你们居然让我签什么病危,随时都有生命危险,搞得我非常的紧张,很不适应,知道吗?”
“还是说你们是第一次见到我这样的病人,所以很慎重?我只能说你们是太年轻了,没见过什么大世面,你们以为我快不行了?各种电话,各种询问,各种签字画押!这次过来打算输三个单位的血红蛋白,你们还要我再加一个血小板,我也知道你们都是为了我好,但钱呢?这可都是不能报销的,一个单位240元,输三个单位,还有各种检查,一个血小板1500元,这可都是钱。如果我不输,你们是不是还要强迫我签字画押?”
该患者的血液检查单
患者要签的字太多,甚至把知情同意书的签署定义成了“签字画押”,足以看出患者对签字的厌恶。
10月27日,长春一名网友表示:“这些文件都是医院为了推卸责任而设置的陷阱,一旦签字就意味着要承担所有的后果。医生把这叫做证据,你想想,什么是证据,就是免责书。”
四川成都一名网友则给予反驳:“你的思想太阴暗了,不把字签完,万一疾病进展了,横幅上就该写‘病情风险无人告知、活蹦乱跳的一个人来住院给治死了’,还不是一些人给闹的!医生已被医疗纠纷闹得心身憔悴,治病与护身同时在进行,再这么闹下去,医院要设法务部了!未来可以想象,每次敲定治疗方案,要等双方律师签字了才能进行;急诊抢救也要等双方律师到了,把抢救方案协商签了字,才能检查和治疗;医生上手术台,全程要有双方律师在一旁站着,中间出现情况,处置方案要双方律师协商签字才能进行……”
笔者认为,患者有知情的权利,医生也有告知的义务,这是国家的规定,就算要签字的东西很多,也不得不为之。
就比如上文中的案例,患者白细胞极低,很容易感染,严重的会感染性休克;红细胞极低,严重贫血,很容易出现摔倒,低血容量性休克;血小板极低,凝血功能障碍,很容易出血止不住,最终失血性休克。这样危险的问题,如果医生不告知患者,不签知情同意书,后果不堪设想。
为何有的手术本人签了字,家属也得签?
患者不必担心霸王条款,
具有利益偏向的文书,签了也没用
医院让病人签字,并非是为了推卸责任,而是出于对患者知情同意权的尊重和保护。这些文件一般分为几类:走流程式的、病情相关的告知、药物治疗相关的以及有创操作和手术相关的同意书。每一类文件都有其特定的目的和意义。
在施行某项医疗行为之前,医生充分告知患方相关的医疗信息如病情、诊疗措施、医疗风险、费用开支等,并征得患方同意后,与其签订医疗文书,这些文书具有督促和证明医方履行告知说明义务、患方行使知情同意权的作用。
要指明,医疗活动中的告知与知情,是医患双方互相告知的双向选择。医方应当如实告知患方有关的诊疗信息,让患方做出选择;患方也应向医方介绍病史、配合相关检查等,不能隐瞒病情,让医方能够选择适宜的诊疗方案。告知的对象可以是患者本人、患者监护人、委托代理人、近亲属、医疗机构负责人或被授权的负责人。
而且,在很多医院,不但要求患者本人签字,还要求家属也签字,这又是为什么呢?
这是因为,如果一场手术只有本人签字,万一家属不认账,就很容易发生纠纷,特别是手术没有达到预期的情况下,就会产生矛盾。对医院来说,术前让家属也签字同意,是为了在之后可能的冲突中,应对潜在医疗矛盾的一种备用手段。
此前,黑龙江就发生过一起荒唐的医疗索赔事件。据媒体报道,一名60岁大爷因睾丸癌独自去医院做手术,术后,其家属以“医院未经其儿子同意,擅自割掉父亲两侧揽子,以致其被阉割,致使全家受到歧视”为由,要求索赔8万元。
在日常生活中,就是有一些不太讲理的家属,迫于现实,这让医生们不得不给出“家属同意”这种新的知情同意书。
尽管医生已经尽力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解释这些文件的内容,但仍有部分患者和家属对此表示质疑和不满。他们认为这些文件是医院为了推卸责任而故意设置的“陷阱”,一旦签字就意味着要承担所有的后果。
这种想法真的需要改变,让患者签字是为了明确医患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保障患者的知情同意权和医生的合法权益,也是对患者及其家属的一种尊重,更是对医疗行为的透明化,可以及时让患者知道自己进行了何种治疗,花费了多少钱,这是对患者知情权的保护,我们不应该过多抱怨。
其次,患者也不必担心一旦签字就要承担所有的后果,因为需要签字的文件都是合法合规的,如果医院制定单方面霸王条款,利益偏向医院,那么即使患者签了字,最终也不具有法律效力。
花1.5小时签18份同意书
这是医生和患者共同的负担
我国医疗知情同意书该走向何方?
知情同意书是必须要签的,但动辄需要花费一个多小时,签十几二十份知情同意书,就显得有些夸张了,这既是患者的负担,也是医生的负担。
此前,《医师报》曾发表《医者自述|从我父亲住院签字花1.5小时说起,如何给一线医护人员减负?》的文章,其中就表示现在的医疗文书太夸张了。
据了解,该文章作者的父亲时年九十七岁,平素身体还算健康,没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只有胆囊结石。因为年龄大、反应差,当发现他有问题时,已经出现腹膜炎和多脏器功能衰竭等危象,于是把老人送到了医院的急诊监护病房,一到病房后就遇到没完没了的签字,没完没了地协助当班护士填好各种评估和调查报告。
签字流程包罗万象,需要签字同意的内容多达二十多项,主要有:(1)入院知情书签字;(2)重危病员通知单签字;(3)告知选择授权书;(4)有创操作、治疗知情同意书;(5)保护性约束使用知情同意书;(6)气管插管有创操作、治疗知情同意书;(7)住院患者使用自费项目知情同意书;(8)患者自备药品使用知情同意书;(9)临床输血治疗知情同意书;(10)糖皮质激素应用知情同意书;(11)医用材料使用告知书;(12)预防患者误吸告知书;(13)住院患者压疮风险告知书;(14)住院患者安全告知书;(15)患者的权利与义务;(16)住院须知;(17)急诊重症监护病员家属须知……
于是乎,作者感慨称:“这些还只是最基本的告知签字,对我来说,不会再去细看了,即便这样,也花费了我半个多小时去大致翻翻页;如果换一个不是学医的普通公民,要认真看完这几万字的告知书需要花多少时间?如果家属不懂,需要医生沟通解释,医生又要花多少时间?”
目前,我国的临床医生护士,在给病人做有创诊疗前,大到各种手术,小到一个简单的穿刺,都要签一份知情同意书。并且,知情同意书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文字内容越来越繁琐,种类越来越多。单就法律层面来说,这确实是非常必要的,但是,当发生医疗事故时,知情同意书并不能让医方免责。
因为《民法典》规定,医疗知情同意书不能作为免责的依据,只能作为知情权的证据,医方有没有责任,还是以实际损害鉴定为依据。从这个角度理解,患者签的一系列知情同意书作用不大,医生想要靠这些知情同意书免责,那是不可能的事。
而且,现在的知情同意书名目繁多,各个地区、各个医院甚至各个医生做的都不一样,虽然越来越多,越来越细,但却没有统一的标准与模版,使得在法庭中起到的作用很小。
就这样的知情同意书,给临床医生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增加了工作负担,降低了工作效率,消耗了医生护士的精力,又惹得患者怒气冲冲,除了尊重患者的知情权外,到底还有其它什么作用呢?
其实,如果你对西方国家梅奥诊所的知情同意书进行研究,就会发现,它们的知情同意书简洁明了,但又非常全面。在手术同意书中,包含了简单病情告知、手术方案告知,患者授权手术医生、麻醉医生、授权输血、授权医方可以将病历、标本、手术视频等相关资料,用作教学、科研与学术交流等等,这些都在一份知情同意书里面。
在美国一些州,手术甚至可以口头告知,根本没有知情同意书,等做完了手术,真出了问题,会有专门的机构来判定医方是否有责任。
综合比较,我国部分医院的知情同意书确实太多太杂了。其实,想依靠这些知情同意书逃避责任,那也确实没什么作用,既然如此,为什么不能简洁一点呢?
撰文 | 阿拉斯加宝 编辑 | 阿拉斯加宝- 搜索
-
- 1000℃李寰:先心病肺动脉高压能根治吗?
- 1000℃除了吃药,骨质疏松还能如何治疗?
- 1000℃抱孩子谁不会呢?保护脊柱的抱孩子姿势了解一下
- 1000℃妇科检查有哪些项目?
- 1000℃妇科检查前应做哪些准备?
- 1000℃女性莫名烦躁—不好惹的黄体期
- 1000℃会影响患者智力的癫痫病
- 1000℃治女性盆腔炎的费用是多少?
- 标签列表
-
- 星座 (702)
- 孩子 (526)
- 恋爱 (505)
- 婴儿车 (390)
- 宝宝 (328)
- 狮子座 (313)
- 金牛座 (313)
- 摩羯座 (302)
- 白羊座 (301)
- 天蝎座 (294)
- 巨蟹座 (289)
- 双子座 (289)
- 处女座 (285)
- 天秤座 (276)
- 双鱼座 (268)
- 婴儿 (265)
- 水瓶座 (260)
- 射手座 (239)
- 不完美妈妈 (173)
- 跳槽那些事儿 (168)
- baby (140)
- 女婴 (132)
- 生肖 (129)
- 女儿 (129)
- 民警 (127)
- 狮子 (105)
- NBA (101)
- 家长 (97)
- 怀孕 (95)
- 儿童 (93)
- 交警 (89)
- 孕妇 (77)
- 儿子 (75)
- Angelababy (74)
- 父母 (74)
- 幼儿园 (73)
- 医院 (69)
- 童车 (66)
- 女子 (60)
- 郑州 (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