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疗资讯/ 正文

【磷丙新知】磷丙泊酚二钠全身麻醉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来源 2025-11-09 12:12:09 医疗资讯

引言

麻醉药物的发展与革新对麻醉学科的发展至关重要。从1934年开启了现代静脉麻醉的硫喷妥钠,到1973年问世的里程碑式的药物丙泊酚,再到近年来投入使用的新药磷丙泊酚二钠、瑞马唑仑,这些不断涌现的药物正在推动着临床麻醉朝着更加安全、平稳、舒适的方向发展。磷丙泊酚二钠是水溶性的丙泊酚前体药物,制剂中不含脂肪乳,在体内经碱性磷酸酶代谢出丙泊酚产生麻醉镇静作用[1]。本文对磷丙泊酚二钠用于全身麻醉的最新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磷丙泊酚二钠与丙泊酚的疗效和安全性比较

丙泊酚是目前临床麻醉中最常用的静脉麻醉药之一,具有起效快、代谢迅速、麻醉效果好等优势。然而丙泊酚制剂依赖脂肪乳载体,可能引起注射痛、循环抑制、脂质代谢异常等不良反应。磷丙泊酚二钠在体内代谢出丙泊酚发挥麻醉和镇静作用,具有起效平稳、循环抑制轻、注射痛发率低、不含脂肪乳等特点。一项多中心、随机、双盲、双模拟的非劣效性Ⅲ期临床试验发现,磷丙泊酚二钠(20 mg/kg)在成人全身麻醉诱导成功率方面不劣于丙泊酚中/长链脂肪乳(2 mg/kg),且两种药物均未发生苏醒延迟或认知功能障碍。磷丙泊酚二钠组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感觉异常,而丙泊酚组最常见的是注射部位疼痛。两种药物的呼吸抑制和血压下降等不良反应均可有效管理,未引起严重临床后果。因此,研究认为磷丙泊酚二钠在麻醉医师监测下,对于成人择期手术患者的全身麻醉诱导是安全有效的[2]

在一项比较磷丙泊酚二钠与丙泊酚用于成人全麻诱导与维持的疗效与安全性研究中,纳入100例ASA Ⅰ或Ⅱ级成人患者,随机分为磷丙泊酚二钠组(50例)和丙泊酚组(50例)。所有患者在给予咪达唑仑和舒芬太尼后,分别采用磷丙泊酚二钠(10.0~12.5 mg/kg)和丙泊酚(1.5~2.0 mg/kg)进行诱导,并在麻醉维持阶段分别持续静脉泵注磷丙泊酚二钠(12.5~15 mg/kg/h)和丙泊酚(6 mg/kg/h),同时联合瑞芬太尼镇痛,根据患者状态适当调整给药速率。结果显示,磷丙泊酚二钠组诱导时间明显长于丙泊酚组,在全麻苏醒期,磷丙泊酚二钠组睁眼时间和苏醒时间均显著延长。两组在不同时间点的平均动脉压无显著差异,但磷丙泊酚二钠组BIS值最低值低于丙泊酚组,且达到最低值的时间更晚。血压最低值、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研究发现磷丙泊酚二钠用于ASA Ⅰ或Ⅱ级成人择期手术中的全麻诱导和维持安全有效,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3]

另一项回顾性研究分析了168例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比较磷丙泊酚二钠和丙泊酚对术后恢复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磷丙泊酚二钠组患者术后恶心呕吐(PONV)的发生率显著低于丙泊酚组(15.94% vs 33.33%)。尽管丙泊酚组的拔管时间更短(25.71 vs 33.36分钟),但两组在麻醉后恢复室停留时间、住院时间、肝肾功能指标和围手术期血流动力学数据方面均无显著差异。研究指出,磷丙泊酚二钠能有效降低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PONV的发生率,且其对术后恢复质量的整体影响与丙泊酚相似,提示磷丙泊酚二钠在老年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中具有潜在优势,尤其在减少术后恶心呕吐方面[4]

不同剂量磷丙泊酚二钠在老年患者全麻诱导期镇静效果的比较

围手术期麻醉药物的选择和剂量调整,是提升老年患者全身麻醉安全性和减少并发症的重要措施。一项研究探讨了不同剂量磷丙泊酚二钠在老年患者全麻诱导期的镇静效果及安全性。该研究将100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四组,分别使用1.5mg/kg丙泊酚(C组)和10mg/kg(F1组)、12.5mg/kg(F2组)、15mg/kg(F3组)磷丙泊酚二钠。结果显示,与丙泊酚相比,10mg/kg磷丙泊酚二钠的镇静成功率显著降低,而15mg/kg磷丙泊酚二钠的镇静成功率不劣于丙泊酚组,且显著高于10mg/kg组。磷丙泊酚二钠各剂量组的意识消失时间均长于丙泊酚组。在不良反应方面,磷丙泊酚二钠组的注射痛发生率显著降低,但12.5mg/kg组的瘙痒发生率和15mg/kg组的感觉异常发生率显著升高。研究发现12.5mg/kg和15mg/kg的磷丙泊酚二钠用于老年患者的全麻诱导能提供满意的镇静效果,且不良事件发生率较低[5]

磷丙泊酚二钠对老年患者全麻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

围手术期神经认知障碍是老年患者术后常见的严重并发症,包括急性发作的术后谵妄(POD)和持续时间更长的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一项研究评估了磷丙泊酚二钠在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手术期神经认知功能方面的效果,并与丙泊酚进行比较。研究纳入180名65-80岁的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磷丙泊酚二钠组和丙泊酚组。通过多种认知功能量表在术前和术后不同时间点进行评估,并比较了POCD和POD的发生率、血流动力学参数及不良事件。研究结果显示,磷丙泊酚二钠组在POCD和POD发生率上与丙泊酚组无显著差异,证实了其在预防认知功能下降方面的非劣效性。此外,磷丙泊酚二钠显著降低了注射痛和PONV的发生率。因此,该研究认为,在关注注射痛和PONV的临床情境中,磷丙泊酚二钠可作为丙泊酚的有效替代品[6]

磷丙泊酚二钠复合舒芬太尼在全身麻醉中的应用效果

机对照研究旨在评估舒芬太尼联合磷丙泊酚二钠在老年患者全身麻醉诱导中的效果。研究发现,与单独使用磷丙泊酚二钠相比,联合用药显著缩短了意识消失时间(91.00秒 vs 142.50秒,P < 0.001),提高了镇静成功率(100% vs 90.7%,P < 0.05),并降低了瘙痒的发生率(4.0% vs 17.6%,P < 0.05)和感觉异常的发生率(1.3% vs 26.5%,P < 0.001)。研究结果表明,舒芬太尼与磷丙泊酚二钠的联合应用具有更好的临床优势,包括更快的起效、更高的镇静成功率和更少的副作用,同时维持了血流动力学相对稳定[7]。另一项研究探索了磷丙泊酚二钠联合0.4 μg/kg舒芬太尼在抑制气管插管引起的心血管反应方面的ED95剂量,并根据年龄组进行区分。结果显示,对于18至59岁的年轻和中年患者,磷丙泊酚二钠的ED95为13.8 mg/kg(95% CI: 13.57-14.1 mg/kg);而对于60至89岁的老年患者,ED95为9.89 mg/kg(95% CI: 9.84-9.90 mg/kg),这表明老年患者对磷丙泊酚二钠更为敏感。研究进一步指出,与传统丙泊酚相比,磷丙泊酚二钠在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性和减少注射疼痛方面表现更优。该研究为临床实践中磷丙泊酚二钠在不同年龄组患者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中的剂量调整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8]

总结与展望

磷丙泊酚二钠作为全身麻醉新的选择,展现出的特性有望助力临床麻醉向更加安全、平稳、舒适的方向发展。目前仍需进一步研究以解答特定的临床问题:(1)不同人群如老年、儿童是否存在更优的个体化给药剂量;(2)在特殊患者如肝肾功能不全患者、心脏手术患者应用的安全性如何;(3)脑功能监测框架下如何实现精准麻醉等。放眼未来,可通过开展更多的大样本随机对照研究及真实世界研究,进一步阐明上述问题,丰富循证医学证据,为更大范围的临床合理化用药提供指导。

参考文献:

1. 磷丙泊酚二钠临床应用指导意见专家组. 磷丙泊酚二钠临床应用指导意见. 中华麻醉学杂志, 2023. 43(8): p. 912-915.DOI: 10.3760/cma.j.cn131073.20230727.00803.

2. Wu, C.-M.W.-S. Zhang, J. Liu, et al.Efficacy and Safety of Fospropofol Disodium for Injection in General Anesthesia Induction for Adult Patients: A Phase 3 Trial. Frontiers in Pharmacology, 2021. 12.DOI: 10.3389/fphar.2021.687894.

3. 张东浩, 李金辉, 班儒孟, et al.成人择期手术患者全麻诱导和维持中应用磷丙泊酚二钠与丙泊酚的疗效和安全性比较.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5. 51(1): p. 143-149.DOI: 10.13481/j.1671-587X.20250117.

4. Ding, S. Z. Wang, C. Li, et al.Effects of Fospropofol Disodium and Propofol on the Postoperative Recovery of Elderly Patients Who Underwent Total Hip Arthroplasty: A Retrospective Study. Drug Design, Development and Therapy, 2025. Volume 19: p. 2767-2777.DOI: 10.2147/dddt.S501222.

5. 李薇, 杨秀丽, 刘伟钜, et al.不同剂量磷丙泊酚二钠在老年患者全麻诱导期镇静效果的比较. 临床麻醉学杂志, 2025. 41(3): p. 229-232.DOI: 10.12089/jca.2025.03.001.

6. Zhu, H.Z. Wang, S. Ding, et al.Effect of Fospropofol Disodium on Perioperative Neurocognitive Function in Elderly Patients Undergoing Total Hip Arthroplasty. Drug Design, Development and Therapy, 2025. Volume 19: p. 8195-8209.DOI: 10.2147/dddt.S548597.

7. Li, W. J. Ning, X. Sheng, et al.Addition of sufentanil to fospropofol disodium during induction of general anesthesia shortens time to sedation onset in elderly patients: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BMC Anesthesiology, 2025. 25(1).DOI: 10.1186/s12871-025-03355-w.

8. Cheng, L.-Q.Y.-L. Zhang, H.-X. Leng, et al.Fospropofol Disodium Combined With Sufentanil Impact on the Endotracheal Intubation--Induced Cardiovascular Response: A Dose-Finding Study. Journal of PeriAnesthesia Nursing, 2025.DOI: 10.1016/j.jopan.2025.02.017.

Tags: 【磷丙新知】磷丙泊酚二钠全身麻醉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