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疗资讯/ 正文

AHA 2025:2型糖尿病患者餐后低血压与血压变异性的关联

来源 2025-11-12 12:10:23 医疗资讯

餐后低血压是2型糖尿病患者中一种常见但未被充分认识的血流动力学紊乱。近期,在美国心脏协会科学年会(2025 AHA)上,研究人员发表了一项研究,旨在评估餐后低血压(PPH)在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中的患病率与特征,并探讨其与血压变异性及临床参数之间的关联。

本研究共纳入121名T2DM患者(平均年龄61.1±11.2岁;50.4%为女性),所有患者均接受了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并记录了进餐时间。PPH定义为餐后收缩压下降≥20 mmHg。BPV评估指标包括收缩压/舒张压的标准差、变异系数、夜间血压下降模式以及晨峰血压。此外,在可获得相关数据的患者亚组中,进一步分析了PPH与动脉僵硬度(通过脉搏波传导速度和踝臂指数评估)及认知功能(通过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评估)的关系。

结果显示,在121名患者中,共有57人(47.1%)观察到PPH。患者平均餐后收缩压下降幅度为11.6±10.9 mmHg,其中晚餐后的血压下降幅度最大。在PPH患者中,有35人(61.4%)表现出异常的夜间血压下降模式,包括非杓型(28.1%)、反杓型(15.8%)和超杓型(17.5%)。此外,PPH组出现晨峰血压的比例显著高于非PPH组(60.0% vs. 39.3%, p=0.046)。

此外,PPH患者的日间收缩压BPV显著高于非PPH组(18.2±5.9 mmHg vs. 15.6±4.2 mmHg, p=0.027)。然而,夜间BPV以及舒张压的BPV在两组间未显示显著差异。值得注意的是,餐后血压下降的程度与夜间血压下降百分比或其他BPV指标之间均无显著相关性。在亚组分析中(PWV:n=101;MOCA:n=90),未发现PPH或BPV与动脉僵硬度参数或认知功能评估结果存在显著关联(所有p值均>0.1)。

总之,本研究表明,餐后低血压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普遍存在,并且与特定的血压变异性模式相关,包括夜间血压下降模式受损(非杓型/反杓型血压)和晨峰血压发生率增加。然而,餐后血压下降的幅度与夜间血压下降程度或其他BPV指标无关,同时也独立于动脉僵硬度和认知状态。这些发现揭示了血压变异性与餐后低血压相互作用的潜在临床意义,值得未来开展更深入的纵向研究以明确其长期影响。

参考资料

https://aha.apprisor.org/epsAbstractAHA.cfm?id=2

本文相关学术信息由梅斯医学提供,基于自主研发的人工智能学术机器人完成翻译后邀请临床医师进行再次校对。如有内容上的不准确请留言给我们。

Tags: AHA 2025:2型糖尿病患者餐后低血压与血压变异性的关联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