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疗资讯/ 正文

低氧血症新方案!BMJ:浙大附一方向明教授团队揭示侧卧位显著降低镇静成人发生率

来源 2025-08-29 12:14:18 医疗资讯

在镇静治疗过程中,低氧血症是一种常见且可能危及生命的并发症,其发生率在不同临床场景中差异较大,约为4%至71%。低氧血症可发生于急诊科、内镜检查及各类手术过程中,常由镇静药物引起的呼吸抑制和上气道梗阻所致。低氧血症可诱发心律失常、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及脑缺氧,严重时甚至导致心脏骤停。

目前,低氧血症的管理策略主要依赖于氧疗和气道干预措施,然而,呼吸专科医师资源的不足可能导致救治延迟,进而增加死亡风险和医疗负担。值得注意的是,仰卧位可能因重力作用促使咽部软组织后坠,加重上气道阻塞;相比之下,侧卧位理论上有助于减轻此类机械性梗阻,但其临床有效性尚缺乏充分证据支持,亟需高质量研究进一步验证。


近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方向明教授团队在BMJ上发表了题为“Effect of lateral versus supine positioning on hypoxaemia in sedated adults: multicentre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的重磅研究,首次评估了侧卧位与仰卧位对镇静成人低氧血症发生率的影响。结果显示,侧卧位组低氧血症发生率显著降低,从仰卧组的15.0%降至5.4%,严重低氧血症及气道救援干预需求也显著减少。该干预简便、低成本,且安全性良好,适用于资源受限的临床环境。

本研究为一项在中国14家三甲医院开展的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共纳入2024年7月至11月期间2159名18岁及以上镇静成人,随机分配至侧卧位或传统仰卧位。主要终点为定位后10分钟内血氧饱和度(SpO2)≤90%的低氧血症发生率。次要终点包括气道救援措施、严重低氧血症(SpO2≤85%)发生率、最低血氧饱和度、恢复室停留时间及安全性指标。所有分析均依据意向治疗原则进行。

图:研究流程图

结果显示,共2143名患者纳入最终分析,平均年龄53.1岁,平均BMI为23.9,女性占53.7%。侧卧组低氧血症发生率为5.4%(58/1073),显著低于仰卧组15.0%(161/1070),调整后风险比为0.36(95%CI 0.27-0.49,P<0.001)。侧卧组气道救援干预需求减少至6.3%,远低于仰卧组13.8%;严重低氧血症发生率也显著降低(0.7% vs. 4.8%)。最低血氧饱和度平均值侧卧组较高(96.9% vs. 95.7%),恢复室停留时间缩短约2.2分钟。安全性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侧卧组心动过速发生率更低。

表:接受侧卧位或仰卧位的镇静成年患者的首要和次要结局指标

综上,侧卧位可能通过减少咽喉软组织重力压迫,改善上气道通畅度,降低呼吸道阻塞风险,从而减少低氧血症。亚组分析显示,年龄、BMI、手术类型及术中用药等因素未显著影响侧卧位益处,但吸烟者受益较小,提示多因素病理机制影响气道管理效果。总之,侧卧位是一种简便、经济且有效的干预措施,能显著减少镇静成人低氧血症及相关气道救援措施,具有推广价值。尤其适用于缺乏专业呼吸支持资源的基层或偏远医疗机构,提升患者安全性并降低医疗成本。

原始出处

Ye H, Chu LH, Xie GH, et al. Effect of lateral versus supine positioning on hypoxaemia in sedated adults: multicentre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 BMJ. 2025;390:e084539. Published 2025 Aug 19. doi:10.1136/bmj-2025-084539

Tags: 低氧血症新方案!BMJ:浙大附一方向明教授团队揭示侧卧位显著降低镇静成人发生率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