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疗资讯/ 正文

JAMA子刊:突破传统!融合动态实验室指标的结直肠癌肝转移术后预后模型

来源 2025-08-30 12:17:45 医疗资讯

结直肠癌是全球常见的恶性肿瘤,肝脏是其最常见的转移部位,肝转移是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约20%-30%的结直肠癌患者在诊断时即伴有同步肝转移,且其生物学行为更为凶险。同步切除原发肿瘤及肝转移灶已成为适宜患者的有效治疗方式,相较于分期手术,能降低治疗费用、减少患者痛苦并缩短辅助治疗时间窗口,然而并非所有患者均能从中获益,部分患者术后生存期短,复发迅速。如何准确预测患者术后预后,并进行动态风险评估,是当前临床管理中的核心难题。

本研究将多项动态监测的实验室指标联合应用于结直肠癌肝转移(CRLM)患者的术后预后评估,构建了基于功能性随机生存森林的动态预后模型。该模型以长时间随访获得的9项实验室标志物为基础,显著优于传统仅基于单时点临床病理特征或术前指标的静态模型。研究还开发了一个网络平台,方便临床医生实时更新患者风险评估,助力精准个体化管理。

研究人员纳入2014至2021年间接受同步切除的976例CRLM患者,分别来自3家独立癌症中心。研究收集了18项临床病理特征及9项关键实验室指标(包括肿瘤标志物CEA和CA19-9,以及非肿瘤指标GGT、RDW-SD、RDW-CV、APRI、FIB-4、S指数和NLR),这些指标在术前及术后12个月内多次测量。

图:研究流程图

研究采用多变量功能主成分分析(MFPC)结合随机生存森林(RSF)方法,建构三种预后模型: 1. 模型A:仅纳入临床病理特征; 2. 模型B:临床病理特征+术前实验室指标; 3. 模型C:临床病理特征+动态长期实验室指标。 通过重复5折交叉验证和外部独立队列验证,评估模型在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体生存期(OS)预测中的表现,主要指标包括ROC曲线下面积(AUC)和Brier评分(BS)。

结果显示,训练队列758例患者共采集24992个动态实验室指标测量点,验证队列218例患者7198个测量点。模型C在外部验证队列中表现显著优于模型A和B:1年PFS AUC达到0.796(95%CI 0.740-0.848),3年和5年PFS AUC分别为0.837和0.850,Brier评分亦最低,表明预测准确度最高。OS预测方面,模型C的1年、3年和5年AUC分别为0.849、0.741和0.753,均优于其他模型。模型C同样在预测术后早期复发方面表现突出,AUC达到0.791。

图:对模型A和B的PFS和OS风险特征进行个体化动态预测

动态更新的个体风险预测显示,随着随访时间及新增实验室数据的纳入,患者的风险评估能够实时调整,支持临床动态决策。研究团队构建了基于Web的在线工具,允许临床医生输入患者的基础信息及最新实验室数据,实时获得个性化的无进展生存和整体生存风险预测。

总之,本研究创新性地利用多项长期动态实验室指标,结合先进的统计和机器学习方法,构建了CRLM患者术后预后动态评估模型,显著提升了预后预测的准确性和实用性。开发的网络工具为临床提供了便捷、实时的风险评估手段,有助于实现个体化治疗和随访策略调整,提升患者管理水平。

原始出处

Chen Q, Deng Y, Wang K, et al. Dynamic Prognostic Models for Colorectal Cancer With Liver Metastases. JAMA Netw Open. 2025;8(8):e2529093. Published 2025 Aug 1. doi:10.1001/jamanetworkopen.2025.29093

Tags: JAMA子刊:突破传统!融合动态实验室指标的结直肠癌肝转移术后预后模型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