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疗资讯/ 正文

风湿闰月说 | 痛风拖成肾衰竭?这些信号千万别硬扛……

来源 2025-09-01 12:11:49 医疗资讯

“痛风不就是关节疼吗?吃点止痛药就行!”——要是真这么认为,那可就大错特错了!

事实上,超过 50% 的痛风患者,会因长期尿酸控制不佳,最终发展成肾衰竭

尿酸过高为何会伤肾?

人体每天都会产生尿酸,其中约 70% 要通过肾脏排出体外。当血液中的尿酸浓度超过饱和点 420μmol/L 时,就会以尿酸盐晶体的形式析出。

这些晶体就像一个个微小的 “刺”,随着血液流经肾脏时,会沉积在肾远端小管、集合管和肾间质等部位。

尿酸盐晶体的沉积会引发一系列炎症反应,吸引大量炎性细胞和巨噬细胞聚集,进而导致肾小管萎缩、间质纤维化,进一步还可发展为间质性肾炎、肾硬化,最终走向肾功能衰竭。

研究表明,住院的痛风患者中,肾功能异常的发生率高达 51.72%

这些早期信号别忽视

黄闰月医生表示,肾脏损伤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如果你有下面这些症状,可千万别不当回事,这很可能是肾脏发出的“求救信号”:

● 夜尿增多: 晚上起夜次数变多,尿量也增多,这可能是肾小管浓缩功能下降的表现。

● 泡沫尿: 尿液表面出现大量泡沫,且持续时间较长,这可能是蛋白尿的征兆。

● 水肿: 脚踝、眼睑等部位出现水肿,这可能是肾脏排水功能下降的表现。

● 血压升高: 高尿酸血症会损害血管,导致血压升高。

● 疲劳乏力: 肾功能下降会影响身体代谢,导致疲劳乏力。

一旦出现这些症状,务必及时就医,进行肾功能检查。早发现、早治疗,才能更好地保护肾脏。

控尿酸,是保肾的“第一道防线”

控制尿酸,是预防痛风性肾病的关键。只有把尿酸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才能避免尿酸盐结晶沉积,让肾脏免受伤害。

✔ 西医控尿酸

西医控制尿酸水平,主要依靠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调整。

常用药物分为两类,一类是抑制尿酸生成的药物,如别嘌醇和非布司他;另一类是促进尿酸排泄的药物,像苯溴马隆和多替诺雷。这些药物能有效降低血尿酸水平,减少尿酸盐在肾脏的沉积。

对于合并高血压或糖尿病的患者,积极治疗这些合并症也非常重要。像氯沙坦和卡托普利等降压药,不仅能控制血压,还能通过抑制尿酸再吸收,给肾脏多一层保护。

✔ 中医调理护肾

中医认为,痛风性肾病属于“痹证”、“虚劳”范畴,发病的根本原因是脾肾亏虚,外在表现则是湿浊瘀阻。

在治疗上,中医强调辨病论治、辨证论治、分期分型论治,通过整体调理,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

研究发现,中医治疗可以通过降低血尿酸水平,减轻肾组织的炎性反应,清除氧自由基,发挥抗氧化作用,减轻肾脏损害;还能促进肾小球滤过修复,改善肾脏供血,从而改善肾脏病理损害,延缓肾纤维化和肾衰竭的进程

Tags: 风湿闰月说 | 痛风拖成肾衰竭?这些信号千万别硬扛……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