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疗资讯/ 正文
青春期是生理发育、情绪调节能力形成与社会认知迅速发展的关键阶段,同时也是精神健康问题高发的敏感期。由于大脑边缘系统与前额叶皮层发育不同步,青少年对情绪刺激更为敏感,且处于社会反馈高度敏感的高峰期,因而更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困扰,成为精神疾病的高风险人群。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约七分之一的10至19岁青少年患有精神健康障碍。在西班牙,41%的青少年报告在过去一年中经历过心理健康问题,但超过三分之一未向任何人倾诉,近半数未寻求任何形式的帮助,反映出心理健康污名化严重、求助意愿低下的现实困境。
与此同时,研究发现,良好的睡眠质量、适度的体育活动、均衡的营养摄入以及稳固的家庭和同伴关系,是青少年自我感知中最重要的心理保护因素。其中,营养作为生活方式的核心组成部分,近年来在心理健康的预防与干预中的作用日益受到关注。遵循地中海饮食等健康膳食模式,富含水果、蔬菜、全谷物、坚果与富含ω-3脂肪酸的食物,已被多项研究证实与较低的抑郁和焦虑水平、更高的情绪稳定性及心理韧性相关;相反,高糖、高脂肪、高加工食品的摄入则与心理困扰风险增加显著关联。然而,饮食影响心理健康的内在机制仍较为复杂,尤其在青少年群体中,个体对“饮食质量”的主观感知如何通过心理和社会路径影响其心理健康,尚缺乏深入探讨。

为此,本研究聚焦于早期青春期(13–15岁)群体,采用横断面设计,纳入505名西班牙青少年,通过自编在线问卷评估其自我感知的健康饮食、应激管理能力、同伴支持水平及积极心理健康(PMH)。PMH采用Lluch-Canut的正向心理健康问卷(PMHQ)进行测量,涵盖个人满意度、利他态度、自控力、自主性、问题解决能力与人际交往技能六个维度;而饮食感知、应激管理和同伴支持则采用单项五点式自评量表。数据分析使用SPSS PROCESS宏,在控制性别、年龄、国籍及教育支持等变量后,检验应激管理的中介作用与同伴支持的调节效应。

图:调节中介模型
结果显示,青少年对自身饮食健康的积极感知显著正向预测其应激管理能力(B = 0.20, p < 0.001),而更强的应激管理能力也显著提升其积极心理健康水平(B = 6.38, p < 0.001)。进一步分析表明,应激管理在“感知饮食质量”与“积极心理健康”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提示健康饮食不仅可能通过生理途径影响大脑功能,更可通过增强个体应对压力的心理资源,间接促进心理福祉。值得注意的是,同伴支持对该中介路径具有显著调节作用:在同伴支持较低的情境下,应激管理对PMH的正向影响更强;而在同伴支持较高的环境中,这一效应减弱。这一发现支持资源保存理论,即当外部社会支持不足时,个体更依赖内在调节能力来维持心理平衡;而丰富的同伴关系可作为一种替代性资源,缓冲压力对心理的负面影响,从而降低对个体情绪调节策略的依赖。

图:同伴支持对压力管理与PMH关系的条件性影响
此外,研究还发现性别与国籍差异,女性及非西班牙籍青少年在PMH和应激管理上的得分显著偏低,教育支持水平也显著影响心理健康结果,提示需特别关注弱势群体的心理服务可及性与文化适应需求。总体而言,本研究不仅验证了健康饮食与心理健康的正向关联,更揭示了“感知—调节—支持”的动态心理机制,拓展了积极心理健康(PMH)的理论框架,融合PERMA与EPOCH模型,强调情绪调节、自我概念发展与社会连接性在青少年心理韧性构建中的核心地位。
综上所述,青少年对健康饮食的主观认同不仅是营养行为的体现,更是一种心理赋能的过程。它通过提升个体的应激管理能力,间接促进积极心理健康。而同伴支持作为关键的社会资源,在心理调节过程中发挥着“补偿”与“缓冲”功能。该发现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家庭养育实践及公共政策制定具有重要启示:应将营养教育纳入心理健康发展体系,推动跨部门协作,构建支持性的校园与社区环境,尤其关注女性、移民背景及教育资源匮乏青少年的心理需求。未来研究可采用纵向设计或干预实验,进一步验证饮食干预对青少年情绪调节能力与心理韧性的因果影响,为青少年心理健康促进提供更坚实的科学依据。
原始出处
Rodríguez-Rojo, I.C.; García-Sastre, M.; Peñacoba-Puente, C.; Cuesta-Lozano, D.; García-Rodríguez, L.; Blázquez-González, P.; González-Alegre, P.; López-Reina-Roldán, J.M.; Luengo-González, R. From Healthy Eating to Positive Mental Health in Adolescents: A Moderated Mediation Model Involving Stress Management and Peer Support. Nutrients 2025, 17, 3305. https://doi.org/10.3390/nu17203305
本文相关学术信息由梅斯医学提供,基于自主研发的人工智能学术机器人完成翻译后邀请临床医师进行再次校对。如有内容上的不准确请留言给我们。
猜你喜欢
- STTT 西南交通大学符雷蕾课题组合作首次发现中药喜树碱衍生结构类似物2-APQC通过靶向激动SIRT3调控线粒体稳态来改善心衰
- 吃阴茎身体有影响
- 这样吃蔬菜想不瘦都难 教你健康饮食减肥法
- 豇豆有毒吗 豇豆不熟会不会中毒
- 江南大学AM:基于双组氨酸的细胞印迹水凝胶,实现循环肝癌细胞的精确捕获与动态释放!
- 睡前做什么运动减肥效果好?简单的睡前减肥运动方法推荐?
- Lancet Diabetes Endocrinol:Tirzepatide 改善 2 型糖尿病患者肌肉脂肪浸润 ,基于英国生物库数据的 MRI 验证及肌肉量变化评估
- 跟着妈妈去上班(我家的难事解决了·幼有所育)
- 办公室女性平常该怎么保养全身骨头
- 吃火锅铭记三标准 吃得有效才身心健康!
- 搜索
-
- 1000℃李寰:先心病肺动脉高压能根治吗?
- 1000℃除了吃药,骨质疏松还能如何治疗?
- 1000℃抱孩子谁不会呢?保护脊柱的抱孩子姿势了解一下
- 1000℃妇科检查有哪些项目?
- 1000℃妇科检查前应做哪些准备?
- 1000℃女性莫名烦躁—不好惹的黄体期
- 1000℃会影响患者智力的癫痫病
- 1000℃治女性盆腔炎的费用是多少?
- 标签列表
-
- 星座 (702)
- 孩子 (526)
- 恋爱 (505)
- 婴儿车 (390)
- 宝宝 (328)
- 狮子座 (313)
- 金牛座 (313)
- 摩羯座 (302)
- 白羊座 (301)
- 天蝎座 (294)
- 巨蟹座 (289)
- 双子座 (289)
- 处女座 (285)
- 天秤座 (276)
- 双鱼座 (268)
- 婴儿 (265)
- 水瓶座 (260)
- 射手座 (239)
- 不完美妈妈 (173)
- 跳槽那些事儿 (168)
- baby (140)
- 女婴 (132)
- 生肖 (129)
- 女儿 (129)
- 民警 (127)
- 狮子 (105)
- NBA (101)
- 家长 (97)
- 怀孕 (95)
- 儿童 (93)
- 交警 (89)
- 孕妇 (77)
- 儿子 (75)
- Angelababy (74)
- 父母 (74)
- 幼儿园 (73)
- 医院 (69)
- 童车 (66)
- 女子 (60)
- 郑州 (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