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疗资讯/ 正文

Nutrients:粪便钙卫蛋白、隐血试验与预后营养指数在炎症性肠病患者疾病活动度评估中的作用

来源 2025-10-31 12:11:05 医疗资讯

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类以慢性、复发性肠道炎症为特征的疾病,主要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C)和克罗恩病(CD)。其疾病活动度的评估通常依赖于临床症状、内镜表现及生物标志物。近年来,粪便钙卫蛋白(FC)和粪便隐血试验(FOBT)作为非侵入性炎症指标在临床中得到广泛应用。然而,这些指标与营养状态之间的交互作用及其对疾病活动度的联合预测价值尚不明确。本研究旨在探讨FC、FOBT与IBD疾病活动度的关系,并评估预后营养指数(PNI)在这一关系中的潜在中介作用。

本研究为一项回顾性观察性研究,共纳入128例确诊为IBD的成人患者,其中UC患者50例,CD患者78例。所有患者于2023年12月至2025年8月期间在土耳其某三级医疗中心接受评估。疾病活动度分别采用Mayo评分(UC)和Harvey–Bradshaw指数(CD)进行评估。FC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定量检测,FOBT采用自动化乳胶凝集法进行。营养状态通过PNI进行评估,其计算公式为:PNI = 10 × 血清白蛋白(g/dL) + 0.005 × 总淋巴细胞计数。PNI < 50被定义为营养不良。

图:研究流程图

1. 患者基线特征与组间比较
UC患者与CD患者在年龄、性别、BMI、吸烟史和病程方面无显著差异。然而,UC组的疾病活动度评分中位数显著高于CD组(5.0 vs. 3.0,p = 0.002),活动期患者比例也更高(74.0% vs. 33.3%,p < 0.001)。在治疗方面,UC患者更多使用5-氨基水杨酸制剂(48.0% vs. 20.5%,p = 0.002),而CD患者中生物制剂使用率更高(14.1% vs. 0%,p = 0.007)。

2. 炎症与营养指标差异
UC患者的FC水平显著高于CD患者(278.0 μg/g vs. 133.5 μg/g,p < 0.001),FOBT阳性率也更高(76.7% vs. 43.6%,p = 0.002)。此外,UC患者的PNI值更低(49.2 ± 4.2 vs. 51.5 ± 4.6,p = 0.048),营养不良比例更高(62.0% vs. 35.9%,p = 0.004)。

3. 疾病活动度与各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在UC和CD患者中,疾病活动度评分均与FC(UC: r = 0.675, p < 0.001;CD: r = 0.630, p < 0.001)、FOBT阳性率、C反应蛋白(CRP)和病程呈正相关,而与PNI(UC: r = −0.420, p < 0.001;CD: r = −0.441, p < 0.001)和白蛋白水平呈负相关。

4. 多变量回归分析
在未纳入FC和FOBT的模型I中,PNI是疾病活动度的独立预测因子(UC: β = −0.03, p = 0.008;CD: β = −0.02, p = 0.013)。然而,在模型II中引入FC和FOBT后,PNI的预测作用不再显著,而FC(UC: β = 0.91, p < 0.001;CD: β = 0.43, p < 0.001)和FOBT阳性(UC: β = 0.34, p = 0.002;CD: β = 0.19, p = 0.002)仍保持独立预测价值。

图:UC与CD患者营养状况、粪便钙卫蛋白、疾病活动度及潜血之间的关系

Tags: Nutrients:粪便钙卫蛋白、隐血试验与预后营养指数在炎症性肠病患者疾病活动度评估中的作用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