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疗资讯/ 正文

感冒普通,流感不普通!甲型H3N2毒株已成主流,有患儿硬扛3天出现白肺!

来源 2025-11-04 12:10:25 医疗资讯

近期,社交平台上不少人晒出自己 “中招” 流感的经历,高烧不退、全身酸痛成了高频关键词。中国疾控中心监测数据显示,全国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数大幅增加,其中甲型 pN2 毒株占比高达 95%,已成为当前流行的绝对主流毒株。更令人警惕的是,有患儿感染后硬扛 3 天,最终发展为 “白肺”,生命健康受到严重威胁。这场来势汹汹的流感,远比我们想象中凶险。

图片

毒株凶猛:pN2 为何成 “头号元凶”?

甲型 pN2 并非新型毒株,其全球流行历史可追溯至 1968 年,是季节性流感的常见 “老对手”。但今年它能强势占据主流,主要源于两个关键因素。一方面,去年流行的是甲型 H1N1 毒株,人体针对该毒株产生的抗体对 pN2 保护作用有限,就像 “旧钥匙打不开新锁”,人群整体免疫力处于较低水平。另一方面,pN2 毒株传播力强,尤其容易侵袭儿童群体,成为近期急诊科、儿科接诊的重点。

图片

与普通感冒相比,pN2 的症状更为猛烈。感染后常突发 39℃-40℃的高烧,且持续时间长达 5-7 天,伴随剧烈咳嗽、咽痛、全身肌肉酸痛,部分患者还会出现呕吐、腹泻等胃肠道症状。而普通感冒多为中低热,全身症状轻微,3-5 天即可自行缓解,两者严重程度差异显著。

硬扛的代价:从普通流感到 “白肺” 的 3 天演变

“以为就是普通流感,扛扛就过去了”,这是很多家长的普遍心态,却可能酿成严重后果。临床案例显示,部分患者感染 pN2 后未及时治疗,硬扛 3 天就出现了 “白肺” 症状。所谓 “白肺”,并非医学诊断名词,而是肺部炎症导致广泛性肺泡实变,肺部影像呈现 “白茫茫一片” 的严重状态。

pN2 引发 “白肺” 的过程有清晰的病理过程,病毒初期侵袭上呼吸道,导致发热、咳嗽等典型症状;若未及时干预,病毒会深入下呼吸道,直接攻击肺泡上皮细胞,引发严重炎症反应。炎性分泌物和纤维蛋白大量堆积,阻碍氧气交换,同时可能引发免疫系统过度反应,进一步加剧肺部损伤,最终发展为 “白肺”,治疗难度大且可能危及生命。

除了 “白肺”,pN2 还可能引发多种严重并发症。肺部并发症方面,可出现病毒性肺炎、继发性细菌性肺炎,表现为咳嗽加重、咳脓痰、呼吸困难等症状。心血管系统可能受到影响,诱发病毒性心肌炎,出现心悸、胸闷、气短等表现,严重时导致心力衰竭。神经系统并发症虽较罕见,但可能出现高热惊厥、意识障碍等情况,同样危及生命。

精准区分:别把 pN2 当成普通感冒!

很多人容易将 pN2 流感与普通感冒混淆,延误最佳治疗时机。其实两者在症状表现、病程发展上有明显区别,掌握这些差异能帮助我们快速判断。

从发热情况来看,pN2 多为突发高热,体温可达 39℃-40℃,持续 5-7 天;普通感冒多为中低热,体温一般不超过 38.5℃,持续时间较短。全身症状方面,pN2 的全身肌肉酸痛、乏力感极为明显,严重影响日常活动;普通感冒的全身症状轻微,主要以呼吸道局部症状为主。

此外,两者的并发症风险也天差地别。pN2 可能引发肺炎、心肌炎、脑膜炎等严重并发症,甚至发展为 “白肺”;普通感冒并发症少见,预后良好。若出现持续高热不退、精神萎靡、呼吸困难等症状,需警惕 pN2 感染,切勿当作普通感冒对待。

科学应对:预防 + 治疗的正确打开方式

面对来势汹汹的 pN2,盲目恐慌和掉以轻心都不可取,科学防控和及时治疗才是关键。

预防先行:筑牢三道 “防护墙”

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 pN2 最有效的手段。每年世界卫生组织会根据流行毒株变化更新疫苗成分,因此需要每年接种。今年的流感疫苗已包含 pN2 亚型抗原,能有效降低感染风险,即使感染也可减轻症状、缩短病程。最佳接种时间为 9-11 月,若未及时接种,整个流感季补种都有效。

日常防护细节同样重要。勤洗手是基础,需用肥皂和流动水彻底清洁,或使用含酒精的免洗洗手液;避免用未清洁的手触摸眼、鼻、口。在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科学佩戴口罩能有效阻隔病毒传播;流感高发期尽量减少前往密闭场所,家中每天开窗通风 2-3 次,每次不少于 30 分钟。同时,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休息,能增强自身抵抗力,降低感染概率。

感染应对:48 小时是黄金治疗期

若出现流感症状,切勿硬扛,应把握 48 小时黄金治疗窗口。及时就医后,医生会根据情况使用抗病毒药物,早期用药能显著减轻症状、缩短病程,降低并发症风险。居家休息时需单独居住,避免传染他人,多补充水分,食用易消化食物,高热时可采取物理降温或使用退热药。

不同年龄和感染亚型的临床表现存在差异。更要避雷的是抗生素!头孢、阿莫西林只杀细菌,对流感病毒纯属 “无效攻击”,乱吃还会伤肠胃。

01 对症治疗原则

退热镇痛:可选用对乙酰氨基酚(适用于3个月以上儿童)或布洛芬(6个月以上)。

避免重复用药:不建议同时使用复方感冒药,以防对乙酰氨基酚等成分过量。

禁用阿司匹林:儿童发热期间应避免使用阿司匹林或含该成分药物,以防瑞夷综合征。

02 抗病毒治疗

我国目前主流抗病毒药物主要有三类:

神经氨酸酶抑制剂

  • 奥司他韦:最常用的口服药,胶囊/颗粒适用于1岁及以上人群,干混悬剂适用于2周龄以上。强调尽早使用,理想时间是症状出现48小时内。疗程通常为5天,需注意根据体重和肾功能调整剂量。

  • 帕拉米韦:静脉给药,适用于重症或无法口服的患者,单次给药或连续1-5天给药。

  • 扎那米韦:吸入喷雾剂,适用于7岁以上儿童及成人,不推荐有慢性呼吸道疾病(如哮喘)的患者使用。

RNA聚合酶抑制剂

  • 玛巴洛沙韦最大优点是全程只需口服一次,非常方便。适用于≥5岁人群,剂量与体重相关。它能更快速地抑制病毒排毒。

  • 法维拉韦:主要用于成人,在其他抗病毒药物无效或效果不佳时考虑使用。孕妇禁用。

血凝素抑制剂

  • 阿比多尔:可用于成人流感的治疗,每次200mg,每日3次,疗程5天。

  • 不建议自行联合使用相同机制的药物或随意增加剂量。

  • 抗生素对流感病毒无效,除非有证据表明合并了细菌感染,否则不应滥用。

高危预警:这些人群需重点防护

并非所有感染者都会发展为重症,但以下几类人群感染 pN2 后,出现 “白肺” 等严重并发症的风险更高,需重点防护。

老年人和儿童是主要高危群体,他们的免疫系统相对薄弱,对病毒抵抗力较低。慢性病患者,如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病、心血管疾病患者,感染后病情更难控制,容易出现重症。肥胖个体由于脂肪组织的炎症状态可能加剧免疫失调,也属于高危人群。

这类人群除了优先接种流感疫苗,还应尽量减少外出,避免接触流感患者。若密切接触了流感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药物预防,最好在接触后 48 小时内开始用药。日常更要注意监测身体状况,一旦出现疑似症状,立即就医。

当前,pN2 流感的防控形势依然严峻,但只要我们保持警惕,做好科学防护,就能有效降低感染风险。接种疫苗、佩戴口罩、勤洗手、少聚集,这些简单的举措就能构筑起坚固的健康防线。若不幸感染,切记及时就医,切勿硬扛,避免小病变大病。

Tags: 感冒普通,流感不普通!甲型H3N2毒株已成主流,有患儿硬扛3天出现白肺!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