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疗资讯/ 正文
2025年10月25-26日,《2025头痛防控体系共建大会》在京顺利举办。在此次会议的头痛诊疗新理念论坛上,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谭戈教授带来了题为《先发制人,双管齐下-偏头痛急性期治痛管理新理念》的学术专题分享。该环节由吉林大学第二医院的于挺敏教授主持,谭戈教授立足于偏头痛的疾病负担和临床治疗现状,并结合最新指南,深入剖析了偏头痛管理从“被动应对症状”到“长期控病、预防复发”的理念转型路径,同时分享了CGRP受体拮抗剂治疗的前沿进展,为在场同仁提供了宝贵的诊疗参考,成为本次大会的亮点之一。
被动止痛:偏头痛不止于痛的负担,急性期治疗需衔接长期稳定
偏头痛绝非“痛过即愈”的疾病,其背后隐藏着不容忽视的沉重负担和疾病风险。据统计,我国偏头痛患者平均每月偏头痛天数达3.2天,42.6%的患者每月发作超4天1。频繁的头痛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与工作效率1,更预示着疾病进展的高风险2。研究表明,每月偏头痛天数≥5天者,进展为慢性偏头痛的风险增加2.18倍;若每月发作天数≥10 天,这一风险更是飙升至4.95倍2。
目前,大多数患者还停留在“痛则止痛”的观念,缺乏对“预防性治疗”的认知。为此,国际头痛学会(IHS)全球实践建议表明,当存在“每月头痛天数达到4天或更多”的情况时,应开始使用药物进行偏头痛预防性治疗3。所以,针对此类高频患者的急性期药物治疗,不仅要“急速控症”,更要“长效控频”。
然而,传统急性治疗药物如曲普坦类与非甾体抗炎药(NSAIDs)等镇痛药,长期使用普遍存在治疗响应不足、疗效不佳及复发率高等问题,更可能因为药物过度使用(MO)而引发偏头痛慢性化和药物过度使用性头痛(MOH)1,2,4,5,6,从而形成“药物响应不足导致频率增加→迫使更多用药→引发MO/MOH→进一步加剧头痛慢性化风险和治疗难度“的恶性循环。打破这一恶性循环,破局之道在于转换急性期治疗新理念。为此,建立一种针对偏头痛急性期的综合管理模式,已成为当前的迫切之需。
在此背景下,《中国偏头痛急性期治疗指南》明确指出,急性期治疗与管理目标为:快速且持续地解除头痛及相关伴随症状的同时,兼顾长期用药过程中对头痛发作频率的管理,避免反复、频繁服药7。
当前,如瑞美吉泮等创新CGRP受体拮抗剂疗效优势显著:不仅可以45分钟快速缓解疼痛和最困扰症状,还能持久缓解偏头痛急性发作长达48小时,帮助重新掌控生活;且按需服用可持续降低每月偏头痛天数(MMD),逆转*疾病进展8,9,10。除此之外,瑞美吉泮安全性较高,长期使用无MOH风险,还能降低阿片类等易引发MOH药物的使用率,为破解传统治疗困境带来了新的希望11。
主动治痛:以“全周期管理”为基石,构建偏头痛稳定新格局
为打破“痛则止痛”的被动局面,关键在于构建“早期干预—坚持用药—动态随访”的全周期策略,让长期疾病控制的理念落地为可操作的临床路径。
-
风险前置:抓住早期窗口,把握干预先机
偏头痛管理的核心在于“把握先机、尽早干预”,而非等到发作频率攀升后再被动应对。研究表明,在偏头痛前驱期选用瑞美吉泮等吉泮类药物,可有效减少服药后24小时和48小时内的头痛发生7,12。
-
思维破局:坚持用药,减少疾病进展风险
除了早期干预,长期坚持用药同样关键,应避免“仅在疼痛发作时用药”的短期思维。临床实践表明,偏头痛患者采用瑞美吉泮按需治疗3-6个月,不仅可持续降低每月偏头痛天数(MMD),还能同步减少药物使用片数,从而减少头痛发作频率和MOH风险,逆转*疾病进展10,13。
动态随访:依托规范随访,赋能长期决策
为实现对病情的长期监测,建议在开始或调整治疗后的2-3个月内进行随访,评估疗效、安全性与依从性,并在此后(如6-12个月)定期复查14,15。同时,应鼓励患者坚持记录头痛日记,通过客观数据反映患者头痛发作情况、持续时间及生活质量情况等方面,进而为医患双方优化治疗方案提供关键依据。
总结
2025头痛防控体系共建大会已完美落幕,回顾当前临床现状,偏头痛的危害远不止于疼痛本身,而是由随着发作频率的增加引发的偏头痛慢性化风险和过度依赖药物引起的MOH风险。
目前,偏头痛管理理念已从“单纯止痛”转换为“治痛管理“,通过发作早期尽早使用急性药物干预,同时搭配规范治疗与患者管理,进而持续降低MMD和MOH风险,从而帮助患者实现长期控病、恢复正常生活。其中,瑞美吉泮凭借其显著的疗效和较高的安全性,为临床提供了贴合需求的优质实践选择。
未来,期待更多临床工作者以本次大会为起点,将大会成果转化为实际行动,助力头痛学科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
*逆转指吉泮类药物通过降低MMD和用药片数,进而减少偏头痛发作频率和MOH风险,可能避免偏头痛慢性化进展
参考文献:1. Zhao H, et al. J Pain Res. 2023 Feb 3;16:357-371.
2. Xu J, et al. Cephalalgia. 2020 Apr;40(5):503-516.
3. Puledda F, Sacco S, Diener HC, et al. International Headache Society Global Practice Recommendations for Preventive Pharmacological Treatment of Migraine. Cephalalgia. 2024 Sep;44(9):3331024241269735.
4. Lipton RB, et al. J Neurol. 2023 Dec;270(12):5692-5710.
5. Lombard L, et al. J Headache Pain. 2020 Apr 29;21(1):41.
6. 中国偏头痛诊治指南(2022 版) .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2022; 28(12):881-898.
7. 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医师分会,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头痛与感觉障碍专业委员会.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2024, 30(10):721-734.
8. Presented at The American Headache Society’s Annual Scientific Meeting June 9-12, 2022• Denver, CO and Virtual
9. Yu S, et al. Lancet Neurol. 2023 Jun;22(6):476-484.
10. Presented at the International Headache Congress (IHC), September 14–17, 2023, Seoul, South Korea,IHC23-PO-207
11. 20th Migraine Trust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MTIS)September5-8, 2024, London, UK EP.19
12. Dodick DW, et al. Lancet. 2023 Dec 16;402(10419):2307-2316.
13. Presented at the International Headache Congress ( IHC ) , September 14-17 , 2023 , Seoul , South Korea , IHC PO-216.
14. Eigenbrodt AK, et al. Nat Rev Neurol. 2021 Aug;17(8):501-514.
15.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头痛与感觉障碍专业委员会,于生元,董钊. 中国偏头痛诊治指南(患者版)[J].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25,31(5):321-331.
- 搜索
-
- 1000℃李寰:先心病肺动脉高压能根治吗?
- 1000℃除了吃药,骨质疏松还能如何治疗?
- 1000℃抱孩子谁不会呢?保护脊柱的抱孩子姿势了解一下
- 1000℃妇科检查有哪些项目?
- 1000℃妇科检查前应做哪些准备?
- 1000℃女性莫名烦躁—不好惹的黄体期
- 1000℃会影响患者智力的癫痫病
- 1000℃治女性盆腔炎的费用是多少?
- 标签列表
-
- 星座 (702)
- 孩子 (526)
- 恋爱 (505)
- 婴儿车 (390)
- 宝宝 (328)
- 狮子座 (313)
- 金牛座 (313)
- 摩羯座 (302)
- 白羊座 (301)
- 天蝎座 (294)
- 巨蟹座 (289)
- 双子座 (289)
- 处女座 (285)
- 天秤座 (276)
- 双鱼座 (268)
- 婴儿 (265)
- 水瓶座 (260)
- 射手座 (239)
- 不完美妈妈 (173)
- 跳槽那些事儿 (168)
- baby (140)
- 女婴 (132)
- 生肖 (129)
- 女儿 (129)
- 民警 (127)
- 狮子 (105)
- NBA (101)
- 家长 (97)
- 怀孕 (95)
- 儿童 (93)
- 交警 (89)
- 孕妇 (77)
- 儿子 (75)
- Angelababy (74)
- 父母 (74)
- 幼儿园 (73)
- 医院 (69)
- 童车 (66)
- 女子 (60)
- 郑州 (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