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疗资讯/ 正文
全脊髓麻醉是硬膜外麻醉最凶险的并发症之一,需立即采取以下综合措施确保患者安全:
一、紧急处理核心措施
-
气道管理
-
立即平卧并面罩高流量吸氧,出现呼吸抑制或意识丧失时需气管插管机械通气。
-
通过气囊感知自主呼吸状态,必要时持续辅助通气。
-
循环支持
-
快速静脉输液扩容,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如多巴胺、肾上腺素)维持血压。
-
出现心搏骤停时立即心肺复苏,并准备除颤仪。
-
清除局麻药
-
采用脑脊液灌洗术(如缓冲生理盐水灌洗)稀释或清除蛛网膜下腔局麻药。
二、监测与后续管理
-
生命体征监测:持续监测血压、心电图、血氧饱和度,警惕延迟性循环抑制。
-
神经功能评估:通过电生理监测(如诱发电位)判断脊髓功能恢复情况。
-
体温保护:低体温患者需使用保温毯等复温措施,避免寒战加重代谢紊乱。
三、预防关键点
-
规范操作:超声引导下穿刺,避免暴力进针;注药前回抽确认无脑脊液。
-
试验剂量:硬膜外给药前先注入试验剂量,观察5-10分钟排除异常反应。
-
高危人群警惕:产科、老年、脊柱畸形患者更易发生,需个体化评估。
以下人群具有更高的全脊髓麻醉发生风险,需特别警惕:
四、解剖结构异常者
-
脊柱畸形患者:脊柱侧弯、强直性脊柱炎等导致穿刺定位困难,易误穿蛛网膜。
-
过度肥胖或消瘦者:肥胖者骨性标志不清,消瘦者硬膜外腔过浅,均增加误穿风险。
五、特殊生理状态人群
-
妊娠产妇:妊娠期硬膜外静脉丛充血使蛛网膜下腔容积减小,局麻药扩散加速。
-
老年患者:硬膜外腔脂肪减少、韧带钙化,穿刺易突破硬脊膜。
-
婴幼儿:脊髓终止平面低(L3)、硬膜外腔狭窄,易发生高位阻滞。
六、病理状态高危者
-
低血容量/休克患者:循环代偿能力差,血压骤降风险显著增加。
-
腹内压增高者:如腹腔巨大肿瘤、肠梗阻等,易致脑脊液压力变化影响药液扩散。
-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患者:脊髓损伤、多发性硬化等可能加重神经阻滞后果。
预后与团队协作
多数患者经及时处理可在30分钟至数小时内恢复意识。
需多学科协作(麻醉科、外科、护理团队)启动应急预案,明确分工。
注:全脊髓麻醉虽凶险,但早期识别和规范处理可显著改善预后。
- 搜索
-
- 1000℃李寰:先心病肺动脉高压能根治吗?
- 1000℃除了吃药,骨质疏松还能如何治疗?
- 1000℃抱孩子谁不会呢?保护脊柱的抱孩子姿势了解一下
- 1000℃妇科检查有哪些项目?
- 1000℃妇科检查前应做哪些准备?
- 1000℃女性莫名烦躁—不好惹的黄体期
- 1000℃会影响患者智力的癫痫病
- 1000℃治女性盆腔炎的费用是多少?
- 标签列表
-
- 星座 (702)
- 孩子 (526)
- 恋爱 (505)
- 婴儿车 (390)
- 宝宝 (328)
- 狮子座 (313)
- 金牛座 (313)
- 摩羯座 (302)
- 白羊座 (301)
- 天蝎座 (294)
- 巨蟹座 (289)
- 双子座 (289)
- 处女座 (285)
- 天秤座 (276)
- 双鱼座 (268)
- 婴儿 (265)
- 水瓶座 (260)
- 射手座 (239)
- 不完美妈妈 (173)
- 跳槽那些事儿 (168)
- baby (140)
- 女婴 (132)
- 生肖 (129)
- 女儿 (129)
- 民警 (127)
- 狮子 (105)
- NBA (101)
- 家长 (97)
- 怀孕 (95)
- 儿童 (93)
- 交警 (89)
- 孕妇 (77)
- 儿子 (75)
- Angelababy (74)
- 父母 (74)
- 幼儿园 (73)
- 医院 (69)
- 童车 (66)
- 女子 (60)
- 郑州 (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