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疗资讯/ 正文

提前终止!PREVENT-MINS 试验:依伐布雷定未能降低非心脏手术患者术后心肌损伤风险

来源 2025-09-08 12:12:42 医疗资讯

心肌损伤是非心脏手术后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显著增加患者的短期及长期死亡风险。围手术期心动过速被认为是诱发心肌缺血和心肌损伤的重要机制之一,因其可增加心肌氧耗、减少冠状动脉灌注时间,从而加剧心肌供需失衡。因此,控制心率被视为预防术后心肌损伤的潜在干预策略。既往研究表明,β受体阻滞剂虽可有效降低心率并减少心肌梗死发生,但其应用常伴随低血压、心动过缓、中风及死亡风险增加等不良反应,限制了其在围手术期的广泛使用。

依伐布雷定(Ivabradine)是一种选择性窦房结If电流抑制剂,能够特异性地降低心率,而不影响血压或心肌收缩力,理论上避免了β受体阻滞剂所致的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因而被认为具有潜在的围手术期应用价值。为评估其在非心脏手术患者中预防心肌损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波兰26家医院的研究团队于2022年6月至2025年4月开展了一项名为PREVENT-MINS的大型多中心、双盲、随机、安慰剂对照临床试验。

该研究共纳入2101名年龄≥45岁、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或高危因素的住院非心脏手术患者。受试者按1:1比例随机分配至依伐布雷定组或安慰剂组。依伐布雷定组接受口服5 mg,每日两次,治疗持续至术后第7天或出院(以先到者为准),首剂于术前1小时给予。主要终点为术后30天内心肌损伤的发生率。

图:研究流程图

结果显示,依伐布雷定组MINS发生率为17.0%,安慰剂组为15.1%,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相对风险RR = 1.12,95% CI: 0.92–1.37,P = 0.25)。尽管依伐布雷定组术中平均心率较对照组降低3.2次/分钟,但两组在术中平均动脉压方面无显著差异,证实其对血压无明显影响。然而,依伐布雷定组临床重要性心动过缓的发生率更高(RR = 1.18,95% CI: 1.00–1.40),提示其安全性需谨慎评估。由于中期分析显示条件检验功效仅为6%,远低于预设的20%无效区界限,研究团队基于无效性提前终止了试验。

图:不同治疗组在不同时间点的心率分布

亚组分析进一步揭示潜在风险:在合并冠心病的患者中,依伐布雷定组MINS风险相对增加(RR = 1.49,95% CI: 1.03–2.16),提示该人群可能不仅未获益,反而存在潜在危害。研究者指出,依伐布雷定虽可适度降低心率,但降幅明显小于β受体阻滞剂,且未能转化为临床获益。这一结果与既往SIGNIFY研究的发现一致——在伴有运动限制性心绞痛的冠心病患者中,依伐布雷定也显示出不良心血管事件增加的趋势。

本研究的优势在于样本量大、多中心设计、随机双盲方法严谨,且对主要终点的随访和数据采集标准化程度高,增强了结果的可信度。然而,研究也存在局限性:首先,研究仅在波兰单一国家开展,人群多样性有限,可能影响结果的外部适用性;其次,试验因无效性提前终止,导致统计效能不足,可能影响对疗效的精确估计;此外,采用固定剂量方案(5mg bid),未根据个体心率反应进行剂量调整,未能充分探索依伐布雷定的优化治疗潜力。

综上所述,PREVENT-MINS研究显示,在接受非心脏手术的高危患者中,围手术期使用依伐布雷定虽可轻度降低心率且不影响血压,但未能显著降低术后心肌损伤的发生风险,反而可能增加临床显著性心动过缓的风险,尤其在冠心病患者中可能存在潜在危害。因此,依伐布雷定目前不推荐作为常规手段用于非心脏手术患者的围手术期心率管理。未来研究应聚焦于识别真正受益人群,并探索更安全、精准的心率调控策略,以改善这一高危群体的手术预后。

原始出处

Szczeklik W, Fronczek J, Putowski Z, et al. Ivabradine in Patients Undergoing Noncardiac Surgery: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Circulation. Published online August 30, 2025. doi:10.1161/CIRCULATIONAHA.125.076704

本文相关学术信息由梅斯医学提供,基于自主研发的人工智能学术机器人完成翻译后邀请临床医师进行再次校对。如有内容上的不准确请留言给我们。

Tags: 提前终止!PREVENT-MINS 试验:依伐布雷定未能降低非心脏手术患者术后心肌损伤风险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